分類: 要聞新聞


東西總是忘了放在哪!偷學整理師都在用的4妙招

東西總是忘了放在哪!偷學整理師都在用的4妙招

整理家務是許多人的煩惱,原因不是不會整理,而是在於難以維持,總是打掃完1-2周又變得十分凌亂,讓人不禁大呼「心好累!」。其實,想要擁有乾淨整潔的家,不只是整理很重要,懂得「維持」纔是基本之道。居家整聊室特別分享,達人都在用的4個小方法,幫助大家告別「一收就亂」、「東西總是找不到」無限輪迴的情境。

建立採購清單的好處是能控制物品購買量,避免到了超市或量販店看到什麼都想買,結果回家才發現根本不需要。 圖/pexels

隨手小動作 4妙招有效維持整潔

火影忍者(狐忍)【大激突 幻之地底遺蹟】劇場版 02
逍遥岛主 和尚用潘婷

沪指开盘跌0.1% 深成指跌4点

驭君记之倾世神偷

撇步1:一進一出

南投 全国旅馆杯 上百人拚速度顾仪态

家的空間是固定的,如果東西只進不出,最終一定會走向物品量暴增,讓人難以收納、物品四散的情境。因此,在好不容易整理完之後,要記得一個原則,物品要「一進一出」,若是要買新東西,就要淘汰一箇舊的物品,讓東西能維持新陳代謝,才能讓整體空間維持一定平衡。

撇步2:設立空間界限

因爲人大多是需要被規範的,若能告訴自己,這個空間專門來放置某種物品,這樣就能控制東西四散家中的狀況。舉例來說,規定自己和家人,發票和單據都統一放在客廳的第二個抽屜,就能改善發票亂丟的可能。

撇步3:貼上標籤

家中可能會用到許多收納櫃,或是冰箱中有保鮮盒,建議可以貼上標籤、寫上內容物,讓人可以一看就懂,方便自己和家人取用和收納。貼標籤還有一個優點,對於容易忘東忘西的人,有了標籤就不用翻開每個收納櫃、確認物品,用外面的標籤節省找東西的時間。

撇步4:建立採購清單

建立採購清單的好處是能控制物品購買量,避免到了超市或量販店看到什麼都想買,結果回家才發現根本不需要,變成物品囤積,不知不覺家又凌亂了。透過有意識的控制物品的量,也是重要的撇步之一。

沪指开盘跌0.1% 深成指跌4点

│更多精彩推薦↓↓↓

逾億美元外資 安徽目標百個

回銮返大甲区遶境 警方严执交管

做出好菜,也要拍得好看!跟攝影師林志潭學眉角

做出好菜,也要拍得好看!跟攝影師林志潭學眉角

食物設計師林志潭建議,在家想拍出好看的食物照,得先走出舒適圈。 圖/林志潭攝影、灃食教育基金會提供

是不是常覺得辛苦做了一桌子飯菜卻怎麼都拍不漂亮?老是阿雜桌子很亂不曉得照片的界線要設在哪裡好?專業食物攝影師林志潭說:「在家想拍出好看的食物照,得先走出舒適圈,有舍纔有得。」

好比說,家裡餐桌常不是最適合拍照的地方,餐桌有頂光(這現象也常發生在餐廳裡),頂光會拍出相機陰影,因此不妨在家中找出「拍照熱點」,最好是靠窗有自然採光之處,鞋櫃、小邊桌甚至地板都可用,初學者可以從斜逆光開始嘗試,讓光線從被攝物的左斜方或右斜方照進,適度的陰影會讓物件產生立體感,也不會因爲正逆光造成的全面暗黑。

擔心背光嗎?讓光線從斜後方進來是一個好選擇,可適度創造明亮對比,讓物件立體有味。 圖/林志潭攝影、灃食教育基金會提供

餐盤的選擇,有人喜歡買一整組,有人愛單件購買。整組拍久了容易無聊,不同的單件湊一起,又擔心會有風格材質或顏色搭配上的混亂,在還未建立起自己的餐盤美學前,如果挖寶到喜歡的器皿,建議以三個爲單位(最好買不同器型,比如一小盤、一中盤、一碗),擺在一起便能自成一格,若菜色較多要與其他餐具搭配時,只要顏色、材質非相去甚遠,也都方便好搭,特別提醒,爲了避免顏色紛雜,同張照片的餐盤顏色儘量不超過三種(白色不算一種顏色),餐具可選大小不同尺寸,如此便能創造出畫面的輕重感。

即使都是圓型餐具,也可選擇不同尺寸,畫面纔有輕重。 圖/林志潭攝影、灃食教育基金會提供

科技大佬来修仙

光線、餐盤都選好,接下來就進展到擺盤、構圖。

雖然菜色澎湃華美,但林志潭仍舊貼心提醒,請不要貪心的什麼都想放入,人需要喘息,照片也是,適度留白非常重要,留白包括了:菜色只能擺上餐盤的七到八分滿,每道菜彼此之間也要有適當的距離。

但就是做了這麼多菜怎麼辦?此時可用餐盤的高低差與尺寸大小來解決,先以大尺寸餐具做出視覺重點,接着把一、兩個餐盤架高(可在底下放醬料碟或直接選高一點的器皿),架高後底下便多出了空間,可以容納另個餐盤的局部,高低錯落也能創造出畫面的層次感,減緩視覺上的菜色擁擠,同時也揭示出另一個拍照重點:不是每道菜都要整盤呈現,有技巧的遮蓋或剪裁更添美味想望。

盤中盤也是重要的擺盤技巧,即使只有三樣東西,視覺上也不顯單調,並可創造出高低立體感。 圖/林志潭攝影、灃食教育基金會提供

常看到有些照片會刻意把菜色擺在畫面邊角只拍一半進來,或者把一大鍋湯先盛起小碗,湯只放五分滿(如此纔看得清楚湯料),都是讓畫面好看的取捨。

月月hy 小說

不少人喜歡用桌布,可以將其折成不規則立體狀放旁邊,或者是鋪成引導視線的長條,此時,記得放掉乖寶寶堅持,菜色不要沿着桌布排排站,大膽的讓其中一、兩道溢出邊界,便能呈現出豐富的流動感。

NBA》怨叹被黑人抢工作 美国女记者失言引风暴

我家千金又在揍人

菜餚不一定都要放在桌布裡,適時的溢出,左、右擺放,可導引出視覺流動感。 圖/林志潭攝影、灃食教育基金會提供

东北风挟带空污而下 南高雄空品亮橘灯

拍照視角也得留意,大部分的人都會習慣性的或站或坐在「吃飯的位置」上拍攝,用餐視角卻未必是適合攝影的視角,若想拍出讓人眼睛一亮的照片,不妨打破框架,像遊戲般,把餐具菜色依好看的樣子擺放,再按下快門。

最後再貢獻一個秘密,如何讓照片看起來有香氣與味道呢?擺上檸檬就感覺到酸,凸顯出熟悉的香料就彷彿聞到味道,林志潭笑着說:「好多訣竅都說出來了,祝福大家都能在家拍出喜歡的照片。」

◎責任編輯:胡士恩

每周精選穿搭/貼身及膝裙 曲線優雅

旅韓大貓熊「福寶」明年返中 網喊:留在南韓當財閥小公主

旅韓大貓熊「福寶」明年返中 網喊:留在南韓當財閥小公主

華航招逾百名航空菁英 簽派員睽違8年引新血

飼養員姜爺爺與福寶。(取材自微博)

繼旅美大熊貓丫丫返回中國後,旅韓大熊貓福寶爲了「相親」也將回到中國;根據中韓簽訂的協議書,福寶滿4歲必須返還,如果流程順利,福寶將會回到其母「愛寶」的戶口所在地碧峰峽。但不同於早前網路同聲熱迎丫丫,有許多網友希望福寶能留在南韓,因爲「虐待福寶媽媽「愛寶」的飼養員就在碧峰峽」,有人表示「看到這條新聞就已經開始難過」。

沉迷電動宅男4優點成日本單身女性搶手貨:代表做事認真

飼養員姜爺爺與福寶。(取材自微博)

期市交投热 台湾连三年突破3亿口

極目新聞報導指出,南韓愛寶樂園動物園近日發佈大熊貓福寶將回到中國的公告,根據中韓雙方的「推進大熊貓保護研究合作」協議書,福寶在年滿4歲的2024年7月20日前必須歸還中國。對於返還的原因,專家表示,滿4歲後福寶臨近人類的成年期,應當與同齡異性大熊貓交往,返還中國是最佳選擇。

專門負責福寶起居的飼養員姜爺爺也贊同這一觀點,「在應該接觸異性的時期,讓福寶去危險,在動物的觀點上是正確的。雖然萬般不捨,但爲了福寶的幸福,離別的是註定的。」南韓網友紛紛表示不捨:「希望福寶能多停在這裡。」

总裁太腹黑,宝贝别闹了 云霓裳
神武觉醒 小说

飼養員姜爺爺與福寶。(取材自微博)

福寶是2020年旅韓大熊貓夫婦華妮(愛寶)和園欣(樂幼寶)生下的雌性大熊貓,出生以來便被飼養員姜爺爺、宋爺爺寵成公主。宋爺爺給「福寶」做了許多玩具,讓牠成爲擁有最多玩具的大熊貓,網友還稱「福寶」爲南韓的「財閥小公主」。

至於福寶回中國可能歸戶的四川雅安碧峰峽熊貓中心,早前曾發生飼養員虐打大熊貓,網民也說「看看碧峰峽的熊貓羊駝,那是動物待的地方嗎」、「能不能換個好地方」、「在南韓有兩個爺爺的寵愛,回國要是遇到不好的飼養員,那就慘了」。

台燿 二檔馬力強

飼養員姜爺爺與福寶。(取材自微博)

台股商品 長線可進場

飼養員姜爺爺與福寶。(取材自微博)

退休14年與壽山結緣,不只付出更是「獲得」!

明北台灣偏涼有雨 下周再迎東北季風各地降溫有感

飼養員姜爺爺與福寶互動親密。(取材自微博)

法國新浪潮大師高達《給珍的信》首度在臺曝光:TIDF五月登場,「記錄 X 記憶」片單名作齊聚

法國新浪潮大師高達《給珍的信》首度在臺曝光:TIDF五月登場,「記錄 X 記憶」片單名作齊聚

《試圖記憶》(I Am Trying to Remember, 2021)。 圖/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第13屆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於5月6日至5月15日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臺北京站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登場,集結國內外188部精采紀錄片,以多元豐富的內容,拓寬觀衆對於紀錄片的想像,影展套票已於日前啓售,而單場票券將於4月13日啓售。本屆影展常設單元「記錄 X 記憶」將主題聚焦於「檔案影像」,策劃「記錄X記憶:檔案變形記」單元,探究被塵封於照片、膠捲、錄影帶等各式載體裡的記憶、權力與幽魂,是如何經過創作者轉化解構並賦予新生,其中,法國新浪潮大師尚盧高達名作《給珍的信》首度在臺曝光。

片單包含了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的《給珍的信》(Letter to Jane, 1972)、比爾莫里森(Bill MORRISON)的《賽璐珞之蝕》(Decasia, 2002)等大師運用檔案影像的經典名作,亦選入近年入選柏林影展傑出新作《文明繪語》(Apiyemiyekî?, 2019)、《妳的死因:女性》(Cause of Death, 2020),一共15部化用檔案影像的精彩之作。經典與新作並陳之外,影片主題亦豐富多元,包含關注女性、原住民族受迫史、諷刺民族主義與反思戰爭創傷的宏大鉅作,亦不乏溫柔檢視個人私密回憶的細膩作品。

权证星光大道-统一权证 联发科攻物联网商机

春光 之 境 ptt

《給珍的信》(Letter to Jane, 1972)。 圖/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注意!浪莎股份将于12月22日召开股东大会

高達經典首次在臺獻映,大師名作齊聚

將首次在臺曝光的高達經典之作《給珍的信》,取材美國影星珍芳達於1972年越戰期間造訪北越河內、引發美國保守派人士大肆抨擊的新聞照片,高達與尚皮耶戈罕(Jean-Pierre Gorin)以此爲題寫了封信,在來回朗讀之間逐步解構這張照片的意義。同爲運用檔案影像的經典,文生莫尼肯丹(Vincent MONNIKENDAM)的《大道之母》(Mother Dao, the Turtlelike, 1995)則取用1912到1933年間記錄荷屬東印度羣島殖民景況的默片,重新剪輯並配上當地居民吟唱的歌謠,化爲揭露殖民主義真相的珍貴史料。

以老舊膠捲作爲創作媒材聞名,TIDF將選映比爾.莫里森新、舊兩部作品。名作《賽璐珞之蝕》重新組合嚴重酸蝕的膠捲影像,描繪人類在眼前世界崩解之際,如何超越其物質性的存在。烈焰般跳動的炫目影像配上迷幻原創配樂,被〈村聲〉雜誌形容爲「世紀末最廣獲好評的美國前衛電影」;將於TIDF亞洲首映的新作《紫羅蘭之吻》(Her Violet Kiss, 2021),則以1929年默片《Pawns of Passion》已酸蝕腐壞的殘餘硝酸鹽膠片影像搭配音樂,重現片中舞會場景兩男一女的幽微關係。

北投不动明王石窟摆烂 罚国产署30万

《賽璐珞之蝕》(Decasia, 2002)。 圖/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男子疑似闖入宜蘭大溪站軌道 遭列車撞擊身亡

關注女性、原民受迫史, 諷刺中、韓民族主義

入選2020柏林影展的《妳的死因:女性》與《文明繪語》,分別關注女性與巴西原住民受迫害的歷史。將於TIDF亞洲首映的前者,透過檔案影像、動畫與詩文層疊,冷靜剖析自古以來女性身體所受到的暴力,凸顯吊死、燒死、亂石砸死等各種女性殺害(Femicide)手段,在歷史影像中的缺席;後者取材研究者對巴西原住民進行識字體驗所留下的塗鴉繪稿,結合地景與研究者的口述,道出一段巴西軍事獨裁政權爲建設公路,奪走亞馬遜州大片原住民族領土的暴行。

電視上的各式新聞與節目,經創作者轉譯重組,亦能碰撞出新意。《後現代韓國》(Post Modern Korea, 2021)即重新剪輯南韓國營電視臺KBS所拍攝的各種素材,包括政宣、新聞、戲劇、綜藝節目,以幽默諷刺的視角審視南韓民族主義興起的年代,如何面對殖民留下的陰影。曾於2010TIDF放映的《折騰》(According to China, 2010),則剪取2008年出現在中國電視和網路上的各式事件和人物,與衆人隨之而來的觀點和評判,見證一場如今仍在反覆上演、由官方話語和媒體所創造的中國式民族主義精神躁鬱。

《折騰》(According to China, 2010)。 圖/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創新翻轉歷史影像,反思戰爭創傷

《永無黑夜》(There Will Be No More Night, 2020)擷取美法兩國的戰鬥直升機在中東出任務之空攝熱感應影像檔,搭配駕駛員的訪談,以震撼視角揭示並反思現代戰爭科技的殘酷。《直到海里長出森林》(When the Sea Sends Forth a Forest, 2020)由一位華裔倖存者的回憶展開,使用政宣與戰後歷史影像,搭配遊戲引擎建構的3D虛擬實境,重構赤柬政權犯下的種族滅絕創傷。異質媒材營造出撕貼畫質感,埋下多層隱喻,敘事虛實交織、獨具詩意。

曾於2016TIDF放映的《戰爭製造戰爭》(Dragooned, 2012),則層層翻轉「美國戰爭情報局」的二戰愛國政宣片,當傘兵部隊登陸普羅旺斯,黑白影像配上磅礡樂曲,影像陡然變調亂序,在不斷重複中肢解重構,鮮活復返二戰歷史,也犀利解構了影像與真實的意義。

《記憶之鴿》(A Pigeon_s Song, 2021)。 圖/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個人私密回憶爲引,深掘國族共同記憶

亦有創作者取用檔案影像細膩回訪家族、個人私密回憶,並以此擴及更深廣的國族共同記憶,對抗遺忘。將於影展亞洲首映的《試圖記憶》(I Am Trying to Remember, 2021)與《記憶之鴿》(A Pigeon’s Song, 2021)皆從個人家庭記憶出發,前者以家庭錄像與照片,試圖記憶一位被人們刻意遺忘的家族成員,緩緩揭開一段伊朗的沈重歷史;後者以祖父的故事爲引,講述祖母在實體與影像中的缺席,藉媒材的物質性比喻記憶的失落,平緩道出阿爾巴尼亞獨裁政權所刻下的未愈傷痕。

11月28日工银圆兴混合净值1.0909元,增长0.17%

片長僅3分鐘的《仍在我心》(Still on My Mind, 2020)與《短短的歷史》(A Short History, 2018),雖短小卻精準有力。前者爲本屆TIDF主視覺的靈感來源,全片僅用10張照片進行加工、塗鴉,藉以講述一段與泰皇逝世相關的個人創傷回憶;後者爲臺灣導演徐璐的作品,以英文童書的敘事方式,交錯並置兩卷16mm拾得影像(found footage),在童趣的節奏之中述說並反思臺灣的共同記憶與身分認同。

黄智贤快评》枪枝:台湾我来了!

《仍在我心》(Still on My Mind, 2020)。 圖/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首度推出「時間窮人」觀影證,2500元看到飽、限量100張

TIDF影展套票已於3月30日在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搶先啓售,每套480元可兌換8張電影票券,等於現場票價5折,4月6日下午1點則開放套票優先兌換劃位。此外,今年TIDF首度推出「時間窮人」觀影證,限量100張,只要2500元就能看遍今年所有好片,4月13日下午一點截止販售。至於影迷期盼的選片指南則於4月9日下午2點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102共享吧舉行,影展團隊將細說每個單元每一部電影,爲觀衆指點迷津。

避險費用貴+台幣貶太少 前10月壽險業淨匯損擴大

柯辰勋20岁猝逝「才跟好友聊唱歌」 詹雅雯恸喊:心痛死了!

《短短的歷史》(A Short History, 2018)。 圖/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第13屆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時間|5/6(五)至5/15(日)

地點|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臺北京站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更多最新消息請查詢TIDF官方網站、Facebook專頁

【報時光經典照片】許文龍

【報時光經典照片】許文龍

奇美董事長許文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8/11/19 攝影:本報記者)

2005年,因與李登輝、陳水扁等政治人物往來密切,又支持臺獨相關活動,被迫發表公開聲明支持中共政府之兩岸政策立場,以維護其在中國之事業。2008年6月,富比士公佈其身價淨值達十七億餘美元。2017年,在得知八田與一銅像破壞事件後,他主導將奇美博物館館內八田與一銅像頭部部分切割,以接至遭破壞銅像上協助復原。2020年,在富比士公佈「臺灣50大富豪」名單中,他的資產淨值被記載爲15.9億餘美元,排名第26。2023年11月18日上午11時17分於奇美醫院辭世,享耆壽95歲。

【推薦閱讀】 【報時光經典照片】臺北車站 【報時光經典照片】募資而成的國父紀念館

創世 奇兵 下載
昨夜有魚 小說
假婚真愛 殺千刀

魄 魄 日常
Swap Swap

南方科技開發全球首創非破壞性缺陷檢測系統

《会计法》动手脚除罪化 只会更难看

芯鼎科技Vi57系列晶片 通過Arm PSA Certified安全認證

永遠的巨星鄧麗君冥誕 年輕時最愛唱「這首歌」

大國小民 | 17歲的他,把賭鬼父親打進了派出所

大國小民 | 17歲的他,把賭鬼父親打進了派出所

《大國小民》第1440期

萧衡钟快评》当心成为美中合作牺牲品

本文系本站“大國小民”欄目出品。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夏日炎炎,记得给家中空调“洗个澡”

1

2022年4月的一天,晚上10點,我的手機鈴聲突然響起。接通後,那頭先傳來吵鬧聲和呵斥聲,之後就響起了大鵬的聲音:“阿亮你在哪呢?我在你家,給你發信息咋不回,明天都清明節了。”

大鵬是我的初、高中同學,畢業之後我倆各奔東西,我在縣城工作,他成了我們村的駐村民警。他大晚上出現在我父母家,讓我心裡升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大鵬沒有賣關子,迅速講起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沒多大事,趙小偉把你叔打了,你叔報警,要我們把趙小偉抓進去。明天你們一家人還要掃墓,我們也不能真把他關幾天。這樣,我先把人帶回所裡,你晚上過來把他帶回去。”

南京海底世界企鹅赏红枫看银杏 “惬意”遛弯儿

我鬆了口氣,又有些頭疼——小偉是我小叔的長子,也是我的堂弟,一直以來他們父子的關係就不好,沒想到這次爺倆竟然鬧到了派出所。

斗六市邀请白沙屯妈祖同绕境 尊重祂的free style

掛斷電話,我迅速收拾好東西,便驅車趕往老家鎮上的派出所。10點半,派出所一樓大廳依舊燈火通明。不多時,大鵬晃晃悠悠地走出來,示意我到門口說話。

還沒來得及寒暄,他就先挖苦我:“你們家都成我們所的常客了,以前是你叔,現在是你弟,你們也不管管,別真出了大問題。”

我給大鵬遞了一根菸,他兀自點起來,之後兩個火星閃爍,煙霧慢慢升騰。我重重地吐出一口煙:“難啊,你也知道他那個性格,悶葫蘆一個,半天憋不出一個字,他要是不願意說,怎麼勸都沒用。”

章子怡心死离婚 汪峰独自接小孩放学「烟瘾超大」疑心烦

大鵬面無表情,半晌才說話:“你叔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子不教父之過’,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一支菸抽完,大鵬讓我再等一會兒,他要再進去教育小偉一番,希望能用警察的威嚴“鎮住”他。十幾分鍾之後,小偉跟着大鵬出來了,他一米七幾的個子,身材卻很單薄,不知什麼時候染了一頭黃髮,額前的劉海把眼睛都藏了起來,看起來就像個混混。

数读中国

鄉下派出所還算清閒,大晚上接到警情,還是父子互毆的案子,值班民警對小偉的態度自然不算友善:“叫你家人過來簽字!”

我接過筆,看着材料上小偉的身份證號碼,才恍然意識到,這個被人嫌棄的男孩還是17歲,要再過幾個月,纔算成年。

小偉小小年紀,身上就貼有很多“標籤”:叛逆、不良少年、童工……而這些不堪,與他的父親、我的小叔趙強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叔叔是爺爺奶奶最小的兒子,前面有四個兄姐。他們小時,由於爺爺奶奶要幹農活,我父親作爲長兄,從小就要看管弟弟妹妹,他用紅揹帶把小弟綁在後背上,然後給妹妹們餵食、換衣服。因爲後背總被我小叔尿溼,父親也曾向爺爺訴苦,爺爺只不耐煩地說:“你是老大,照顧弟弟妹妹是應該的,你比他們懂事,讓一下他們有什麼大不了的!”

兵役延長1年 國防部文青風格短片18歲役男醒著去當兵

到了80年代,小叔長大了。當時小鎮上還沒有完全通電,到了晚上莊稼人就呼朋喚友打撲克,但大多數人只圖個消遣,賭博的少之又少。那時男人打,女人也打,小孩子就圍坐在桌旁看,小叔從小耳濡目染,很快就掌握了各種牌的打法。他最喜歡玩“炸金花”,但和同齡人玩牌,往往輸贏參半。他不服氣,把自己輸的原因歸咎於“那只是小孩子間的玩鬧,沒有賭注,不能發揮出我的水平”。

距离台湾仅1小时半!日本首座丛林探险乐园「这时」开幕

小學還沒畢業,小叔就開始賭錢了,上了寄宿初中後,沒了爺爺奶奶的管制,他越發肆無忌憚。爲了賭博,他開始變着法子向家裡要錢,今天“把錢丟了”,明天“把朋友的東西弄壞了需賠”……次數多了,他不敢再向爺爺開口,就偷偷向我父親要。那時我父親已經參加工作,他疼愛這個小弟,暗地裡給了他不少錢。

漸漸地,爺爺也發現了小兒子的反常,於是某天突然殺到學校去,把正在宿舍賭博的小叔逮了個正着。爺爺把他帶回家先關了他幾天,見他確實沒有讀書的心思,索性就讓親戚帶他去廣東打工。

直白又好記!桃園機場告示牌「出境、入境」消失

當時許多十三四歲的毛頭小子扎進了南下打工的熱潮,小叔雖未成年,但也在一家工廠找到了工作。熟悉環境之後,他打聽到廠外有一個地下賭場,很快就成了裡面的常客。工資輸完了,他就找理由向親戚朋友借,開始大家還會慷慨解囊,事後知道他借錢不是用於正途,就都不待見他了。只有我父親待他一如既往,每次只要他開口,多少都會給他一些錢。

在廣東漂泊多年,除了一口流利的粵語和一身賭債,小叔幾乎兩手空空。到了年關,總有人來爺爺家裡催債,他就扔下家人躲出去。2002年,有債主向法院起訴了他,因爲找不到人,法院就到爺爺家查封財產。這種事在我們村還是頭一遭,左鄰右舍聚在爺爺家門口看熱鬧,爺爺又羞又氣,直打哆嗦,揚言要和小叔斷絕父子關係。

悠闲修仙人生 小说

事後,我父親出面安慰爺爺,又拿出積蓄幫忙還債。他覺得小弟就是太年輕,如果結了婚有人管着,也許就能痛改前非。

陈挥文追「2亿美金案」曝结局:柯文哲套路就是这样

2003年,在親戚的介紹下,白淨帥氣的小叔和鄰鎮的一個女孩看對了眼。爺爺不想那女孩誤入火坑,就把小兒子濫賭成性的事和盤托出。女孩有些猶豫,可終究耐不住小叔的死纏爛打和信誓旦旦,後來還是成了我的嬸子。

2

2004年,小偉呱呱墜地,他剛滿月,小叔就獨自返回廣東打工了。沒了家人的約束,小叔很快惡習復燃,當嬸子意識到不對勁時,他早已賭了多次。面對妻子的勸誡,小叔不以爲然:“賭博怎麼了?賭博就不能賺錢了?我有錢給你就行,你管我做什麼?”

重回賭桌的小叔似乎時來運轉,贏了不少錢。爲了讓好運常駐,他不惜花重金往家門口移植了一棵“風水樹”——其實那就是一棵普通的桂花樹,但小叔愛惜得不得了,認定以後財源滾滾就靠它了。

嬸子身體恢復了些後,就孤身一人去廣東找小叔,但小叔早已從原先那家工廠辭了職,消失了。嬸子通過親戚,輾轉尋到了一棟二層的自建房,那裡一樓是個平淡無奇的小賣部,但推開二樓的大門,一股刺鼻的煙味就嗆得她呼吸困難——不到十平方米的屋子,裡面擠滿了亢奮的人,有的大聲吼叫,激動地拍打桌子,有的抓耳撓腮,唉聲嘆氣。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嘈雜不堪。

透過人羣,嬸子尋了好一會兒才找到小叔的身影,當時他正坐在賭桌邊緊張地摩挲着紙牌,手邊是各種面值的鈔票。嬸子撥開人羣,拽起他就要往外走,他不肯,兩人拉扯間,他揮手就把嬸子甩了出去。嬸子重重地摔在地上,還撞翻了一旁的桌子,撲克牌被掀起,散落一地。衆目睽睽之下,小叔並沒有扶她一把,反而咒罵她是“掃把星”,只會阻礙他賺錢。

從此之後,他們夫婦的關係大不如前,小叔也開始頻繁輸錢。小叔把這一切都賴在嬸子身上,說她衝撞了財神,影響了他的賭運,甚至向我父親抱怨:“有人給我算過,只要她還在家裡,我就發不了財,這幾年我輸錢都是她害的。”

小叔認定,離婚後自己才能轉運,但那時小偉還很小,嬸子不肯。有一回,小叔又用污言穢語辱罵嬸子,爺爺氣不打一處來,拿着扁擔就往他身上砸。小叔吃痛,對着爺爺就是一腳,嘴上還罵罵咧咧的。家裡頓時亂作一團,受到驚嚇的小偉縮在嬸子身後瑟瑟發抖。等爺爺緩過勁來,小叔已經逃得沒了蹤影。

信心希望联盟南岳君 宣布参选竹市立委

小偉6歲那年,嬸子再也受不了小叔的冷暴力,答應與他離婚。她離開了家,什麼都沒帶走,包括小偉。

2023年广东省青少年马术锦标赛落幕

臨走那天,嬸子給小偉買了很多零食,還有一套新衣服。小偉好奇地問爲什麼,嬸子沉默不語,只是緊緊地抱着他。小偉被壓得難受,推開了她,蹦蹦跳跳地跑出去玩了。爺爺從兜裡掏出一個皺巴巴的信封遞給嬸子,裡面有一沓鈔票——他覺得小兒子混賬,實在愧對兒媳。可嬸子沒有收,似乎是決心要斬斷和這個家的所有聯繫。

嬸子走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小偉每天都哭着要媽媽,爺爺不知道該如何向小孫子解釋。也就是那年秋天,爺爺鬱鬱而終,所有人都認爲小叔是罪魁禍首。

消息称Shein秘密申请赴美上市 最早2024年IPO

家散了,小叔卻依舊我行我素地往牌桌上湊,三天兩頭不見蹤影。小偉時常沒飯吃,要餓着肚子睡覺。我父親看不過去,到了飯點便喊小偉來我家。當時親朋好友都怕和小叔扯上關係,連帶着也疏遠小偉,甚至有人因爲小叔欠債不還,言語間對孩子也很不客氣。小偉雖小,但也有自尊心,有時他不願過來吃飯,我父親便留一份飯菜給他送過去。

2011年,父親找到小叔,讓他不管怎樣都要好好照顧孩子,但小叔總能找到各種理由推脫。後來,小叔乾脆提出把小偉寄養在我家。父親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就回家跟我母親商量,母親很不情願——這些年,小叔以各種名義向我父親借錢,到了約定好的還款日卻一拖再拖,最後竟直接賴賬,現在又要讓他們幫忙照顧孩子,估計也是一毛不拔。

那時我正在外地上大學,母親打來電話,讓我去勸父親不要接這個燙手的山芋。但父親有自己的考慮:“是我沒照看好你小叔,才讓他走到這個地步。現在你嬸子走了,你爺爺不在了,我不管誰管?也不過多張嘴吃飯,如果你爺爺還在,也不想小偉沒人照顧……”

沉浸式玩转“全国龙舟之乡”顺德

父親堅持讓小偉搬來我家,小偉不理解,問道:“大伯,爲什麼要搬到你那裡去,我爸爸不回來了嗎?”“大伯,我爸爸去哪裡了?”“大伯,我什麼時候能回去?”

父親向來不善言辭,只能敷衍說他爸爸工作忙,很快就會來接他。其實,父親也不知道那些問題有沒有答案。

來我家之後,一開始小偉會追問“很快是多久?”後來他不再問了,多數時間都是低頭沉默。父親問他想吃什麼,想買什麼玩具,他也總是搖頭,或回答“都可以”。

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小偉生出了一種超越自身年齡的成熟與隱忍。當時我家做飯還是用土竈,劈好的木柴壘在屋外,有一回小偉去搬柴火,被藏在柴堆裡的黃蜂蜇了,他的手臂、手背和腿火辣辣地疼,眼淚直流,但什麼都沒說。直到晚上吃飯時,我父親發現他的胳膊腫了,他才道出實情。

3

阿金見飼主吃披薩「出手按住」不准她吃!背後原因令人鼻酸:誤會狗狗是貪吃鬼

2012年,小叔回老家生活了一段時間,招呼各種狐朋狗友聚衆賭博,把爺爺的老宅搞得烏煙瘴氣。小偉放假的時候回去住,趕上小叔賭到興起,還會讓他代自己抓牌。有牌友看不過去,硬塞給小偉幾張碎鈔,讓他出去買零食。我父親得知此事,擔心小偉被那羣人帶壞,便很少讓他再回老宅了。

沒過多久,小叔爲爭搶賭場地盤參與了一場械鬥,他和同夥被警方抓獲,都判了刑。

景氣倒退又回藍燈…但股市卻有些火熱? 專家:說不定是誤打誤撞的美麗誤會

出獄後,小叔似乎老實了不少,沒有再往外跑,而是在老家種起了臍橙。父親以爲他得了教訓,能安心生活了,就讓小偉回家跟着他一起生活。小偉沒有拒絕——至少沒有吵鬧——那時候,也沒有人在意一個小孩子的內心想法。

小偉回到親生父親的身邊時已經上四年級了,但他與小叔並不親近。小叔時常不見蹤影,小偉不會問他去哪兒了,小叔也不會說。有時小叔會打電話說不回來吃飯,小偉就自己解決,有時小叔乾脆忘了家裡還有兒子這茬兒,小偉就在家傻等。

慢慢的,小偉習慣了,他每次都做兩個人的飯,如果小叔沒回來,他就留作第二天的早飯。

2016年,小叔領着一個名叫燕子的女人進了家門。燕子比小叔小了整整十歲,小叔讓小偉喊“媽媽”,小偉低着頭不說話,小叔惱怒,要把他趕出家門。燕子攔下小叔,讓小偉以後喊她“阿姨”就可以。小偉這才偷偷打量起燕子——她身材微胖,笑嘻嘻的,看起來很喜氣。他不懂爲什麼還有女人願意嫁給自己爸爸這樣的爛賭鬼。

這個問題,親戚們也想不通——燕子是初婚,小叔是二婚,而且還有前科和賭博的惡習。我母親曾問過燕子,她說他們以前在廣東打工的時候就認識了,她說小叔會照顧人,“除了好賭,其他都很好”。

婚後,燕子在鎮上的電子廠上班,每天兩點一線,偶爾會給小偉帶些東西,有時是好吃的,有時是玩具。起初小偉抗拒不接,燕子就把東西強塞在他手上。時間久了,小偉就接受了燕子的存在,但依舊不肯改口喊“媽媽”。

《国际经济》日10月核心机械订单爆增17.1% 月增幅创15年新高

一次,小偉在學校打架,推搡間把同學的眼鏡給折斷了,老師讓雙方家長到學校協商,可小叔的電話怎麼都撥不通,小偉只好打電話給我父親,沒想到最後去學校的竟是自己的後媽。

淡水福容11周年 祭超杀回馈

一見面,燕子沒有立刻責罵小偉,而是耐心詢問他爲什麼打架。小偉說自己和同學因瑣事發生口角,但對方說話越來越過分,不僅嘲笑他爸爸是勞改犯,還說他是被媽媽拋棄的累贅。他氣不過,打了同學一巴掌,後來兩人就扭打在一起。

老師讓他們相互道歉和解,小偉卻倔強地低着頭不說話。燕子怎麼勸說都不見效果,最後沒辦法,只能由她道歉、賠錢。小偉的脾氣又臭又硬,回家後燕子不免多說了他幾句,小偉卻冷嘲熱諷:“我爸我媽都不管我,你憑什麼管我?”燕子又急又氣,紅着臉,半天沒說話。

那天晚上,小偉離家出走了。燕子慌了,她一邊聯繫小叔,一邊聯繫老師,然後和我父親沿着村道一路找尋,嗓子都喊啞了。他們找了一夜,等天亮了打算報警時,小偉卻鬼鬼祟祟地回家了。看到他安然無恙,燕子雖然生氣,但最終什麼都沒說。

這時,小叔才從外頭趕回來,一進門就給了兒子一巴掌,質問他去哪兒了。小偉沒搭話,小叔一怒之下就把他綁了起來,解開皮帶就抽他的後背。小偉慘叫,燕子把小叔拉住,把小偉護在自己身後,之後又是安慰又是敷藥。

經過這次毒打,小偉和燕子的關係拉近了許多。我父親勸燕子不要再生孩子了:“小偉有你照顧我就放心了,其實一個孩子也挺好的,你們也省很多事情。”燕子只是尷尬地笑笑,什麼都沒說。

2017年,燕子懷孕了,小偉時常陪着挺着大肚子的燕子出門遛彎。後來,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出生了,燕子每天圍着新生兒轉,小叔也罕見的在家待了好長一段時間。看着他們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小偉慢慢意識到,燕子終究是別人的親媽。

夏日炎炎,记得给家中空调“洗个澡”

4

孩子滿了週歲,燕子就準備去廣東投奔一位親戚,對方給小叔也謀了一份司機的工作。他們出發的那一天,天灰濛濛的,燕子興致很高,起了個大早收拾東西,大到嬰兒車,小到衣服、鞋子、奶瓶,大包小包裝了好幾袋。小叔抱怨雜物太多,隨手就把一個壞掉的琴丟進了垃圾桶。

小偉僵坐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燕子沒說他的去留,他害怕開口詢問會觸犯某種忌諱,惹得小叔生氣,把他撇在家裡,只好守在一旁等着。東西越收越多,當他看到自己的東西被一一挑出來時,一種委屈和不甘涌上心頭。他把臉撇到一邊,緊緊攥着拳頭,纔沒讓眼淚流下來。

我父親去送行,很快就發現了小偉的異常。父親強壓怒火,質問小叔爲什麼不帶小偉一起走,小叔只淡淡地回了一句:“我們都還沒安頓好,他去幹什麼?”小偉把自己藏在門後,探出半個腦袋,看着小叔和燕子抱着孩子漸行漸遠,直到身影消失,還是沒等到他們回頭。不知不覺,他的眼淚又噙滿了眼眶。

父親不放心小偉一個人在家,就讓他收拾東西,再搬到我家。已經13歲的小偉,雙手束在身體兩側,低頭躲避着我父親的目光,沒有應答。父親不知該如何安慰他,只能讓他先到我家吃中飯,小偉這才木訥地“嗯”了一聲。

到了中午,小偉遲遲沒來,父親去找,發現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爺爺留下來的老宅用的還是老舊的木槓插銷,插銷一旦放下,就只能從裡面打開。父親敲門,屋內沒有反應;拍門,好一會兒屋內才傳出小偉略顯煩躁的聲音:“我不餓,我不吃。”

父親沒有在意,說會把飯菜放在廚房裡,等他餓了再來吃。可到了傍晚時分,放在廚房裡的飯菜紋絲未動。父親忍不住,又去叫小偉。房門依舊緊鎖,屋內沒有開燈,透過窗戶上的縫隙,只看到房間裡昏暗一片。父親拍了好一會兒門,屋內還是沒有任何迴應,父親怕小偉尋了短見,對着老舊的木門使勁踹了起來。

木門“砰”一聲重重地撞到牆上,藉着屋外的光,我父親這纔看到小偉躺在牀上,蜷着身子,正在低聲抽泣。我父親鬆了口氣,說:“你一天沒吃東西,飯菜我熱一下,等會你出來吃。”

傍晚,小偉終於坐到了桌前,他垂着腦袋,神情麻木。我父親熱好飯,小偉吃着吃着,眼淚又掉下來了:“爲什麼他們都不要我?媽媽走了,爺爺走了,他們都走了,其實我會聽他們話的,我可以好好學習,我可以幹很多活,爲什麼還是不要我……”

那天,小偉反常地說了很多話,傾吐之後,他的情緒平復了許多。很多問題,我父親也給不了答案。

突然小偉又問:“大伯,其實大伯母也不喜歡我,對不對?”

“你大伯母不是不喜歡你,只是對你爸有意見,你爸走了太多彎路,你大伯母不想和他扯上關係。”陳年舊事父親沒有說太多,畢竟上一輩的恩怨和小偉無關,他只是錯生在這樣的家庭。

浙商银行:十五条举措惠企惠民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父親的回答讓小偉緊繃的身體一下鬆弛下來,似乎卸掉了一塊壓在身上的大石頭。父親又提出讓小偉搬到我家,小偉沉默了許久,拒絕了:“大伯,我不是小孩子了,我能照顧好自己,你不用擔心我。”

我父親不再勉強,只能定期給小偉準備一些菜,每逢節假日,家裡殺雞宰鵝,就裝上滿滿一大碗給小偉送去。小偉收下,吃完會把碗洗乾淨,然後趁我家裡沒人的時候,再悄悄把碗放回廚房。

5

小叔在廣東安頓下來之後,父親就讓他把小偉接過去讀書——自從他們走後,小偉就開始曠課了。可小叔推說學籍不好辦,遲遲沒有動靜。

小偉上了初中,就成了問題少年,他經常翻牆跑出學校,老師找他談話,他都以沉默應對。老師無奈又找小叔,他煩不勝煩,從廣東回來收拾這個大兒子。起初,小偉捱揍還會服軟,但如此反覆幾次,他不再屈服,甚至直接叫囂:“有種你就打死我!”

小叔氣憤不已,甚至打算把小偉送去那種全封閉式的管教學校,但我父親怕小偉受虐待,一再勸阻,這件事最後纔不了了之。

初二那年,小偉退學了。未成年的他根本找不到工作,我父親怕他出去跟人瞎混學壞,就聯繫了在東莞經營服裝批發店的遠房表姑。表姑表示自己需要導購和打包工人,我父親尋思小偉個性內向,再不濟也能幹打包的活兒。

臨行之前,我父親特地給小偉買了一部新手機,還硬塞了他一千塊錢:“去到那裡多聽你表姑的話,待不習慣就回來,大伯再給你想辦法。”

品赏流动千年的运河文化

小偉離開了老家,我父親也一直關注着他的動向。

據說,他因爲性格沉悶不討喜,在笑臉迎人的服裝行業,只能一直做打包的雜活。他在表姑那裡幹了快一年,過了自己16歲的生日後,設法進了電子廠,又從東莞輾轉去了惠州。期間他換了幾份工作,做過五金店的學徒、文化公司的後勤……但收入都很低。

凌晨開車偶遇「2顆圓滾白麻糬」路上開趴!近看竟是國寶動物男子傻眼:還懂得讓路

小偉一直和我父親保持聯繫,逢年過節會給我父親打電話,每次回老家也會給我父親準備禮物。父親對此感到欣慰,每每說起,都不忘數落我這個親兒子還不如侄子懂事。只是,小偉對待小叔就沒有這麼多的善意了。他們父子不在同一座城市,彼此少有問候,偶有聯繫也都是小叔開口向小偉要錢,說是要幫他存着娶媳婦。小偉不給,小叔就罵他是狼心狗肺的東西:“也不想想,沒有我能有你嗎?”

拚丽威风场过关 德密会经济部

久而久之,父子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最後幾乎形同陌路了。

6

汽車發動,我帶着小偉離開了派出所,他靠在車窗上失神地看着窗外,外面昏暗一片,什麼都看不清。路上,我詢問小偉的近況,他只是簡短地回答幾個字,多數時間都保持沉默。

到了家門口,父親聽到停車聲,很快就從房子裡出來了。他晚上喝了酒,沒法騎摩托車,原本是打算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派出所打聽情況的。看到小偉平安回來了,他終於鬆了一口氣,連說“回來就好”,又催小偉趕緊去休息,絲毫沒有責怪他的意思。

小偉離開後,父親告訴了我這晚他們父子倆衝突的原委:小叔又向小偉要錢,小偉不給,他就想強行翻小偉的包。爭搶中,兩人扭打在一起,小叔吃了虧,不服氣,就報了警。

終究還是錢的問題,也不完全是錢的問題。

次日就是清明節,家裡的男丁要上山祭拜祖先,小叔一個人走在前頭,我和父親並行,小偉落在最後。

到了地方,小叔對着爺爺的墳頭抱怨:“老頭子真是偏心,風水都向着老大去了,家裡出了大學生,又買房又買車,難怪我運氣這麼差,還有個混賬兒子。”

TutorABC Chinese华语文能力测验教材 获得华测会认证

我們都沒有理會小叔的陰陽怪氣,小偉更是從頭到尾都沒有和他搭話。小叔自覺沒趣,祭拜結束就先行離開了。

看着他遠去的背影,我對父親說:“小偉最聽你的話,你也不勸勸。”

父親緩緩開口:“勸什麼,是勸小偉低頭認錯,還是勸他把錢拿出來?你小叔有一天認真教小偉嗎?現在憑什麼要小偉孝敬他?”

我並不贊同:“畢竟‘家和萬事興’,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總不能一直各過各的。”

中職/早已設定是最後一年 味全龍高孝儀捧冠後告別選手生涯

“狗屁的‘家和萬事興’,你小叔當初怎麼不聽你爺爺的?當初怎麼趕走的你嬸子?小偉連頓飽飯都吃不上時,怎麼不說‘家和萬事興’?”父親大聲細數小叔的罪狀,說到最後還不忘提醒我,“還有,你也別添亂,小偉做什麼決定是他的自由,這幾年吃了多少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父親說完,就招呼小偉回家,正在一旁鋤草的小偉聽到,響亮地應了一聲“好咧!”

他麻利地收拾好東西,跟在我父親身後,兩人一前一後地走,陽光鋪灑下來。見我沒有跟上,小偉突然回頭,朝我咧嘴:“哥,走了,回家。”

这次谁也黑不了那英

(文中人物皆爲化名)

作者:木糖醇

編輯:羅詩如

題圖:《少年的你》(2019)劇照

李懿被外婆忘记落泪 陈思璇披婚纱怕嫁不出去

投稿給“大國小民”欄目,可致信:[email protected],稿件一經刊用,將根據文章質量,提供單篇不少於2000元的稿酬。其它合作、建議、故事線索,歡迎於微信後臺(或郵件)聯繫我們。

我国首张高轨卫星互联网初步建成

奇美博物館實境遊戲《穹頂計畫II潘神之子》登場:攜手聚樂邦推續作,徜徉希臘神話、破解怪盜謎團

奇美博物館實境遊戲《穹頂計畫II潘神之子》登場:攜手聚樂邦推續作,徜徉希臘神話、破解怪盜謎團

日本街头超夯「倒渐层撞色染」 发色上浅下深特别又吸睛

奇美博物館推出《穹頂計劃Ⅱ 潘神之子》,玩家可運用手機及解謎道具逐一破關。 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奇美博物館自2019年起與遊戲設計團隊「聚樂邦Clubon」合作推出實境遊戲《穹頂計劃》,將藝術品化爲各式線索,展場成爲探索解謎空間,爲博物館再添不同面向的趣味想像與體驗,兩年來累積逾萬人體驗,拿下「聚樂邦Clubon」史上最賣座遊戲成績。奇美博物館宣佈再推續作《穹頂計劃II 潘神之子》,由玩家扮演寶藏獵人,以雕像遭竊爲事件起始,展開與神秘怪盜集團「潘神之子」運謀鬥智、挖掘真相的冒險之旅,企圖持續翻轉博物館嚴肅枯燥的刻板印象。

有別於首部《穹頂計劃》以藝術畫作爲主題進行尋寶挑戰,《潘神之子》從希臘神話故事切入,是一款破解怪盜行徑的緝捕遊戲,共有8個任務關卡、4個部署任務,玩家必須穿梭於各展廳尋找、細察展品,同時搭配使用手機與道具,在每個關卡的限制時間內,逐一解開怪盜留下的謎團,成功守護藏品並逮捕反派成員。

奇美博物館再推實境遊戲,把展場變成解謎空間。 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170cm「小舒淇」水儿买专柜正品为这事 惨遭日本海关全扔了

奇美博物館表示,在首款《穹頂計劃》成功打出口碑後,便着手構思全新主題,迴應玩家期待,由於館內有許多希臘神話題材的作品,包含繪畫、雕塑、樂器、時鐘等,然而大部分民衆在觀賞這些作品時,常因對神話故事不熟悉,而產生隔層紗或過目即忘的情形,《潘神之子》除了延續原有「玩博物館」的精神,特別於遊戲中埋入作品背後的神話故事,希望藉此引領大家一窺希臘神話的面貌,進而拉近民衆與作品的距離,讓博物館的知識學習從玩樂中輕鬆植入腦海。

民衆只要購買《穹頂計劃II 潘神之子》遊戲盒,使用手機登入網頁後便能於展廳開始遊戲,不需預約或下載APP,每盒供3至6人使用,遊戲盒附贈奇美博物館門票,5月10日開賣,4月12日至5月9日享早鳥預購價,遊戲期限自2020年5月10日至2023年4月底止。迎接518國際博物館日,奇美博物館於5月15日舉辦「燒腦體驗場」,邀請玩家進行競賽,遊戲結束後獨家安排解密講座與Q&A時間,深度解析遊戲設計內幕,4月15日於博物館官網開放報名。

青龍漏網鏡頭/台下演員「全部表情失控」!JYP迷之魔幻舞台 宋仲基困惑到皺眉咬手

都市超級異能

《穹頂計劃Ⅱ 潘神之子》遊戲過程中將不斷穿梭展廳、尋找破關線索。 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對於還未玩過實境遊戲、卻想嘗試看看的玩家,奇美博物館將於5月10日《潘神之子》開賣日起,推出實境遊戲免費體驗版,前往館內售票櫃檯借一份紙本道具,搭配手機即可免費體驗《穹頂計劃》前導版,尋找隱藏於博物館大廳的藝術品線索,親身感受其中樂趣。

《穹頂計劃II 潘神之子》活動資訊

遊戲期限|2021/5/10(一)至2023/4/30(日)

台版普羅旺斯花海開8成 花期至12月中2周內最美

遊戲地點|奇美博物館(臺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

遊戲售價|單盒原價1,980元,於5/10(一)正式開賣,4/12(一)至5/9(日)早鳥預購價1,800元。

遊戲方法|購買遊戲盒,以手機登入網頁即可於展廳開始遊戲,免下載APP或預約,盒內附贈奇美博物館門票(限使用一次),每盒供3至6人使用。活動詳情請見奇美博物館官網。

金马奖/刘冠廷全身黑「低调耍帅」! 灿笑挥手超亲民

生態問題的再思考|1970-2020:新農村烏托邦的延續與變遷

生態問題的再思考|1970-2020:新農村烏托邦的延續與變遷

2023年7月,聯合國秘書長談到了一個 “全球動盪的時代”,各種各樣的氣象災害證實了這樣一個時代的到來,我們因此迫切需要思考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生活。這種對我們日常行爲方式轉變的思考可以涉及到我們的食物、旅行以及我們與生物的關係。

中法環境月期間,法國駐華大使館與您分享數篇法國作者的文章,他們將從理論家、歷史學家或作家的角度來思考我們的地球和全球變暖的挑戰。這些法國當代作者的文章將被翻譯成中文,幫助讀者們更好地瞭解法國知識界對這一問題所作出的思考。10月份,本系列專欄文章將先後在法國文化平臺和本站新聞上發佈。

1970-2020:新農村烏托邦的延續與變遷

丹妮爾·艾維爾-萊傑

美企将获准与华为共建5G标准?

貝特朗·艾維爾

《未雨綢繆,重返自然:法國的新農村烏托邦》

贝特瑞接受机构调研:前三季度公司正负极产能利用率超70%

l’Aube出版社,2023年

班长大人住我家

貝特朗·艾維爾(Bertrand Hervieu)畢業於巴黎政治學院,擁有社會學博士學位。他曾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主管,並在農業部擔任過高級職位。他於1999年至2003年擔任國家農業研究院(INRA)的主席,於2003年至2009年擔任地中海高級農業研究中心(CIHEAM)的秘書長。他攥寫了多本關於農村和農業世界的書籍。

丹妮爾·艾維爾-萊傑(Danièle Hervieu-Léger)是一名社會學家,曾是社會科學高等研究學院(EHESS)的榮譽研究主任和前任院長。她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後現代宗教社會學(包括世俗化和宗教復興)、各種形式的宗教信仰、信仰轉換以及當代社會中的宗教機構。

在1970年代初,我們研究了法國1968年五月革命結束後涌現的新農村社羣,並出版了兩本書1。鑑於其內容持續受到廣泛的關注,我們決定合併爲一卷重新出版。社科學者對我們的書感興趣,因爲新農村社羣是一股反文化運動,具有社會變革潛力。參與新農村運動的人也對我們的書感興趣,因爲他們希望瞭解相關歷史背景以及先行者的經驗。這些因素促使l’Aube出版社在2005年重新出版了第一本書。此書詳細探討了“烏托邦移民”適應農村生活的過程。他們預見世界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於是成羣結隊離開城市,向農村遷移。他們選擇的新居是曾被農民遺棄,但因保護政策和綠色旅遊而重新煥發生機的地區。第二本書則關注一小部分激進羣體。他們預見未來世界會因消費主義而失控,爲防範於未然而決定搬到農村。與第一本相比,第二本書泯然於衆,彼時聞者寥寥。沒想到若干年後,這些所謂的“末世預言”羣體突然引發許多關注。這無疑是因爲人們對生態災難的威脅感受日益深切,從而與之產生了共鳴。

簡而言之,當年進行這項調查時,我們根本沒有預料到這股走向新農村的趨勢會在法國社會中持久地生根,更沒想到它會深遠地促進農村地區的變革。我們當時認爲這是一種遊走於反體制邊緣的新烏托邦,誕生於日益衰落的社會運動餘波。我們認爲這股羣體潮流很可能,甚至可以說是不可避免地遭遇絕大部分烏托邦的結局。按照亨利·德羅什(Henri Desroche)的說法,要麼徹底失敗,敗給了殘酷的現實,要麼因成功而失敗(因爲從此失去創造動力)。當時,部分學者更加重視那些在他們看來真正具有變革潛力的社會運動。其中一些人指責我們太過關注這些方方面面都很“邊緣”的社羣。對於他們來說,這股反文化抗議的主角是一些落魄的知識分子,是68年五月革命沒有實現烏托邦夢想的失意者。他們還批評我們偏離主題,不滿足於調查那一小部分因爲受到政府補助而成功融入當地的新移民。我們的確不滿足,越走越偏,還走訪了一批城市的叛徒:他們深信生態災難在即,感覺社會難以改革,因此決定過自給自足、簡樸的農耕生活。然而,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穩定性難保,並且難於吸引大量跟隨者。只有少數人選擇此路,最終可能淪爲教派般的封閉小圈子。在1970到1980年代之交,當這兩本書首次出版時,我們試着從兩個角度來解讀這些現象。一方面,人們選擇“走向森林深處”卻最終遇到現實中的社會制度。另一方面,人們不妥協地尋找一種徹底取代消費主義的方式。我們認爲這些烏托邦式的理念反映了68年五月革命理想的退化,註定會消亡。人們懷有的理想要麼逐漸被現實撞成碎片,要麼退化成爲消費社會裡“健康生活”的個人或集體願望。

然而實際上,新農村潮流沒有退去,反而越演越烈。經過幾十年的演變,這股潮流從2000年開始明顯活躍起來,並從最初集中在法國南部的荒地擴展到整個國家。人們遷移的方式各不相同,不再維持原有的社羣訴求,不再執着於集體去開荒和探索新的社會形態。他們越來越從個體出發,單純想投入自然的懷抱,在農村生活和工作。然而,大部分人已不再急於在小社羣裡短期創建一個全新的社會模式。相反,他們追求更簡單、更慢節奏節奏的生活,與自然和諧共處,通過“有意義”的工作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們通常是嚮往歲月靜好的夫婦和家庭,希望生活在不受干擾的自然環境裡,與當地人們保持友好的往來。這種生活理想促使一些人遷移到農村,也產生了更廣泛的社會影響。

人們立足鄉村的方式也有所改變:前期準備更加充分,更加專業化,從一開始就調動當地的資源(包括法律、社會和物質資源)進行創業及組建人脈。現在選擇到農村定居的人,其社會背景也與70年代截然不同。那個年代農村人口持續外流,而烏托邦移民前來填補空缺。雖然目前還有一些農村因偏遠地理位置或工廠關閉而留不住人,但大體趨勢是城市居民正逐漸流向農村。從1990年代以來,法國大多數農村地區的人口持續增加,而農業人口持續減少。由於通訊方式更便捷,農村房產更便宜,再加上地方政府有效的人才吸引政策,法國農村長達百年的人口外流趨勢從此逆轉。然而令人覺得矛盾的是,儘管農村地區逐漸煥發生機,人們依然將其視爲“被遺棄的”地域。這主要是因爲這些地方沒有城市的交通設備,對於需要日常通勤的“新居民”來說不太方便。爲了避免此類困擾,一些新居民轉向簡單樸素的生活方式,融入自然環境,遠離城市的喧囂和就業壓力。

他們看中的不是那些曾經牛羊成羣的的廣袤山區,而是那些充滿村落的田園鄉村,那些經濟活動較爲活躍的、有潛力創業的地方。衆多人投身有機農業和可持續發展,追求在傳統畜牧與動物福利間的平衡,這體現了他們對“自然”與“紮根”的深深嚮往。當然,現在的新農村夢想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一些人投身養蜂業或手工業(磨面、釀酒、製作肥皂、提煉精油等)。有的學習“高級”手工技能(木工,皮革製作等),有的接管當地的小商鋪或者開創自己的小生意。很多人投身於當地的社區和文化活動。有人延續自己的本職,也有人遠程全職或兼職工作。這種方式尤其適合於家庭,因爲如果夫妻中有一人能夠遠程工作,那麼另一個人就能夠有餘力開拓另一種業務。如此一來,不同的工作模式彼此互補,更像是合作社而非社羣,讓一羣志趣相投的人能夠集結一起,開展新生活。

何溢诚快评》蓝白不合之后 弃谁保谁?

農村夢的改變與新農村人的面貌不無關係。從城市搬到農村的主要人羣不再是人文學科的學生,失業青年或文化教育工作者(教師、社工、培訓人員或與樂園的臨時工等)。這是70年代初的情況。今天那羣“拋棄一切”開創“新生活”的“新居民“年齡更大,學歷更高甚至過高,許多是工程師、醫生、建築師、農業專家、IT專家、金融或人力資源部門的高管。他們選擇遷往農村,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之前的職業生活讓他們感到失落,期望新生活能帶來更多的“意義”。在年輕人當中,也有不少剛從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他們本應該憑藉文憑找到一份令人垂涎的高薪工作,但他們在拿到畢業證書後就明確表示,不想從事那些可能對地球造成破壞或者讓自己感到壓抑的工作。然而,我們不應該過於簡單地對比不同批次的農村新移民,不應該誇大他們的社會和職業特點。選擇搬到鄉村的人一直以來都是來自各個階層的人:第一批搬到鄉村的人裡面也有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換句話說,養羊或者採集香草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選擇,更多人依然憑藉過往的專業技能在當地立足。

23款奔驰威霆私人订制改装商务车报价

很多人選擇迴歸田園,很大部分是由於對當下資本主義體制的不滿,同時覺得傳統的階級鬥爭無法與其抗衡。在社會運動日漸減弱的背景下,選擇“生活在邊緣”,挑戰主流消費社會和“社會成功”模式,變成了一種不妥協的抗議姿態。他們通常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在被”體制”最邊緣的地方重新發出吶喊。如今在新農村社區裡,除了“土地防衛區”等集體活動之外,尋求自由和反權威的抗議已經大爲減弱, 但這並不意味着新農村運動失去了其政治影響力或意義。換句話說,70年代的農村新移民尋求實現全面的政治變革,認爲這是與自然重新建立聯繫的前提。而到了2020年代,農村新移民更希望馬上參與生態革命,從具體融入綠色生活開始,爲建立新的政治社會打下基礎。總之,無論是政治還是生態,烏托邦的理念並沒有消失,它只是以一種新的方式轉變了,目的還是要從下到上,從基層開始探索一種與主流文化不同的替代方案。

如果要指出當前“迴歸自然”現象裡真正新穎的部分,那就是越來越多的人渴望過上“綠色生活”,這一願望在不同的人羣裡產生了共鳴。這種願望不僅限於那些完全搬到農村的人,也包括那些住在郊區但仍在城市工作的人。新冠疫情期間,因封城帶來的痛苦體驗極大加速了這股趨勢,促使大批人“向農村出發”。他們的首要目的是遠離大城市,但目前還無法判斷會否迴流。他們或是因爲厭惡主流消費社會和工作模式,或只是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改變。無論如何,他們的選擇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想更靠近大自然,想吃得更健康,想支持當地產業,想遠離城市污染,想改變生活節奏,想爲生活創造更多意義等等。這些目標如今已經被廣泛接受,成爲社會主流。

有人問“鄉村夢”越來越流行,是不是因爲之前激發新鄉村社區的烏托邦理想失敗了,從而退而求其次?這和問雞先有還是蛋先有一樣,都沒有多大的意義。同理,我們也沒必要深究農村新移民的社會結構是否發生變化,是否更加符合主流價值觀,以此論證他們的激進程度遠比不上其先輩。回顧過去五十年中新農村運動的各個浪潮,不要急着去評判哪一個在政治或生態方面更加激進。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人們如何拒絕現狀,如何渴望與自然環境更加和諧地共存。爲此,我們需要仔細研究每一個時代都有哪些文化、政治和經濟影響着人們對農村生活的想象和落實。同時,也需要準確地從歷史角度出發,去找出促使人們渴望這種改變的政治和文化動機。是反對現有的世界狀況?還是設想一個不同的未來?這兩者的構建方式有所不同。這取決於你是在爲長期的社會變革做準備,還是緊急尋找應對即將崩潰的生態環境的對策。

健康元:丽珠集团有为华东医药提供阿卡波糖原料药

银之匙

實際上,在新農村運動的每一個階段,政治和生態這兩個主題一直都在交織着,只是隨着局勢變化呈現不同的面貌。人們的目標有所改變,實施的方式(或溫和或激進)有所改變,在當地產生的社會影響以及被接納的程度也所有改變。重新出版這兩本書2的目標是通過分析新農村現象,進一步豐富我們對其歷史背景的理解。

[1]《重返自然:深入森林…找到體制》,巴黎Le Seuil出版社,1979年;拉圖爾代格l’Aube出版社,2005年;《未雨綢繆的社羣:新農民或新僧侶?》,巴黎Centurion出版社,1981年。

[2]2016年,我們應邀在《科斯和塞文地區》(Causses et Cévennes)雜誌的“迴歸土地”專題(第13號)中回顧了我們在1970年代的研究項目。我們重新審視了研究的條件、主要內容和一些盲點。我們和編輯都認爲,這次回顧對兩本書的新版很有價值。

2024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日常戰爭」展名公佈!袁廣鳴以藝術揭開超現實預言

2024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日常戰爭」展名公佈!袁廣鳴以藝術揭開超現實預言

由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第60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臺灣館,將於2024年4月20日至11月24日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邸登場!代表參展藝術家袁廣鳴、策展人陳暢今日(11月23日)公佈展名爲「日常戰爭(Everyday War)」。屆時展覽將集結藝術家近30年來創作核心,以其專擅的6件錄像作品及動態裝置,建構出一處「日常」類居家場域,並藉此尋索我們目前所處的真實生活,以及「棲居難以爲詩」背後的隱慮及威脅。

纨绔乐妃:至尊鬼帝霸宠妻 小说

袁廣鳴,《日常戰爭》,同展名新作。 圖/ 袁廣鳴提供

育 小说

持續以創作打開新媒體藝術融合影像敘事可能

一如策展人陳暢所說的,「我們都正活在歷史當中。」自疫情爆發、封城、國境管制直至重返日常,從俄烏戰爭乃至以巴衝突,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裡,小至AI科技公司的人事震盪,大到國際局勢的嬗變;你的日常還是日常嗎?

做爲臺灣90年代重要新媒體藝術家,此次代表參與「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的臺灣藝術家袁廣(1965–),其作品表現形式囊括單頻道錄像、互動式裝置、裝置型錄像投影,以及利用數位修相技術的平面攝影等。早期創作多以個人的生命經驗及反轉日常事物成就新的觀看現實爲主軸,2000年開始轉而從個人的生命經驗擴及對城市及全球化的狀態描述。同時也開創出介於錄像藝術與電影間的新型動態影像、展現劇場式的日常;至今仍持續透過不同媒介的實驗,深沉思考新媒體藝術及影像敘事之間的可能性。

袁廣鳴,《日常演習》,2018。 圖/ 袁廣鳴提供

預計展出6件錄像、動態裝置,其中包含2件新作

男星童年照被疯传 网一看秒认出:超大咖

此次袁廣鳴預計將展出6件錄像和動態裝置(當中包含2件新作),不只延續其過去創作脈絡如2014年《棲居如詩》、2018年《明日樂園》、《日常演習》中慣見的「家」、「棲居」、「不舒適的明日」等影像語彙,透過一種預警式的微觀,放大了無預警的爆發,並投射對當前政治環境與社會現實的憂慮,進而隱喻環繞太平洋島鏈及大陸間不穩定的地緣政治及衝突陰霾。袁廣鳴亦表示:「此次除了試圖隱喻臺灣在目前生存狀態下的隱慮及威脅之外,也從『未來』的提問,回到『當下』的現實,進入到所謂的『日常中的戰爭』及『戰爭的日常化』。」

袁廣鳴,《棲居如詩》,2014。 圖/ 袁廣鳴提供

袁廣鳴,《佔領第 561 小時》,2014 。 圖/ 袁廣鳴提供

以新作《日常戰爭》呈現極具張力超現實預言

本展同名新作《日常戰爭》爲單頻道錄像,鏡頭前後掃描着一個居家空間。在一聲玻璃破碎的巨響後,隨即陸續飛進一些戰機,並一一擊毀室內的物件;最後所有戰機互相殲滅殆盡,整個房子頓時成爲戰後的廢墟。在鏡頭持續直線穩定的來回移動中,婆娑的光影逐漸渲染了整個室內,傾頹的房屋也慢慢回到起初無恙的原貌,呈顯出極具張力的超現實預言。

透過袁廣鳴作品中對臺灣處境的觀察及刻劃,凸顯今日的戰爭概念已從「實際的砲火」,移轉到分配不均的後資本主義、疫情傳染、網路攻擊、宗教與不同族羣間的歧視及壓迫……等潛藏於「日常中的戰爭」,而這「戰爭的日常化」,似乎更漸趨爲棲居的常態。

股市修正已合理反映投资人忧虑

上仙,缺猫否?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将于明年初发射 飞船已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袁廣鳴,《日常戰爭》,同展名新作。 圖/ 袁廣鳴提供

策展人陳暢亦指出「『居家』的概念具有糾結交織的雙重性,涵蓋私領域與公領域、實體世界與虛擬世界,以及想像中的經驗與實際生活經驗;這種雙重性反映着臺灣作爲主體、恐懼與勇氣並存的二元對立。在其所有作品中,詩意的本質從不棲身於任何住居地,而存在於探尋的過程。」

藝術家袁廣鳴(右)與策展人陳暢(左)。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师大附中模拟考乱给分!作文分数竟是「写作行数÷2」 急请厂商重改

【優質系】為料理奏出秩序外的驚喜 Impromptu 一星主廚Paul Lee

【優質系】為料理奏出秩序外的驚喜 Impromptu 一星主廚Paul Lee

午後一點,Impromptu的廚房已開始運作,烤箱、湯鍋,和着煎盤上的熱氣蒸騰,爲晚餐餐期的到來先行譜出前奏。

不同於多數Fine Dining餐廳內桌椅並陳,Impromptu一進門入眼的,是吧檯座位。主廚Paul Lee(李皞)將自己在紐約工作時,就非常喜歡的Counter(板前服務)帶進回臺後開的第一間餐廳。如今看來,毫不違和,但在三年前,這卻是被衆人唱衰的想法。「當時幾乎每個人都說:臺灣人怎麼可能會想坐吧檯,很Low啊什麼的,但現在你看,一堆餐廳開始做類似的概念。」

2019年,店纔開八個月就摘下米其林一星,靠的當然不只是空間巧思,還有種種跳脫框架的菜色。Paul Lee 直言,臺灣因溫差不夠,在種植食材上有其極限,無法和國外Fine Dining 一樣以食材直球對決,「但也因爲這樣,臺灣發揮創意的空間更大。」

Paul Lee總嘗試做出客人能夠理解的創意。攝影/沈昱嘉

開冷氣吃火鍋 小心一氧化碳中毒

在美國各大星級餐廳從基層磨練至行政主廚一職,Paul Lee藝高人膽大, 除了店內裝潢、播放的hip hop音樂都打破彼時的Fine Dining形象,他更率先將臺灣人較不敢嘗試的野味入菜,從羊肉、鵪鶉到鹿肉,再到近年的小牛胸腺等,輔以大家吃得懂的創意,讓入行時的米其林夢,在回臺後開的第一家餐廳就實現。

「對這個餐廳我是很Proud啦,但不是說拿星什麼的,而是我透過它,做了很多人不敢做的事,而現在回頭看,我也覺得我做對了。」

Paul Lee總嘗試做出客人能夠理解的創意。攝影/沈昱嘉

「Impromptu by Paul Lee」持續突破,秉持做出衆人能理解的創意,因而獨樹一格。攝影/沈昱嘉

「Impromptu by Paul Lee」2019年獲得米其林一星殊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澎湖马公市公所号召 335人净滩

童年在異鄉孤獨地成長,卻輾轉讓Paul Lee在廚房裡找到自己的歸屬與安全感。攝影/沈昱嘉

異鄉里的起點

初見Paul Lee,臉上沒太多笑容,或許是因深不可測的攝影機鏡頭正對着自己,也或許是不確定自己將要面對什麼問題,有些緊繃。

台灣選舉為史上最大選舉年揭幕 全球政治增添不確定性

「其實我喝完酒滿活潑的。」他突地迸出這句話,「那麼,要不要去倒杯酒?」幾口入喉,肩膀鬆懈下來,脫口而出了幾個「語助詞」,才發現高大內斂的身軀裡,原來藏着直爽率性的靈魂,就像店內傳來的背景音,非讓人感到正襟危坐的古典樂,而是任何時刻都能隨節拍舞動的Hip Hop 。

Paul Lee真實的樣子,和店名「Impromptu」其實更接近。「Impromptu這個字,比較是現場Live或舞臺演出時會看到的,比起大家直翻的『即興』,更類似『脫稿』,一種不受拘束的做法,我念書時看到這字就很有感覺。」

大學唸的是大傳相關,當時的理想青年想做對這世界有點意義的事,因此最初志願很意外的是記者。「就覺得記者是很有理想的工作啊!但後來發現文筆太爛,加上個性也不太適合做行銷或廣告,就算了。」

但Impromptu一字,留在了他的心底。

對Paul Lee來說,「做出當下沒有的概念」是創新的第一步。攝影/沈昱嘉

“抓好两端、畅通中间”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Paul Lee自承個性慢熱,看似高冷,熟稔之後其實活潑直率。攝影/沈昱嘉

2019年「Impromptu by Paul Lee」拿下米其林一星殊榮。攝影/沈昱嘉

從零開始的洗禮

历史经验…大选行情 选后更可期

十歲半就被送到洛杉磯生活,後卻因父親罹癌,母親隨着回臺照顧,Paul Lee只得跟着外婆、相差多歲的哥哥獨留在美國生活,原先調皮的毛頭小子,在語言不通的異鄉,逐日變得內斂寡言。不是和鄰居小孩一起打球,就是跟着照顧自己的外婆在廚房內忙進忙出,做菜這件事,無形在他的人生裡起了個頭,在他自承沒什麼朋友的童年,成了某種心理依靠。

Paul Lee自小由外婆(左二)帶大,兩人感情深厚。圖/Paul Lee提供

因家中經濟不佳,得靠自己賺生活費,Paul Lee 念大學時跑了不少地方打工,他仍記得在洛杉磯某間泡沫紅茶店,窩在小小的廚房裡看其他人炸鹽酥雞,「莫名覺得好有安全感。」廚房自此,成了他考慮依附的未來。

中植集团致歉!称已严重资不抵债,负债规模4200-4600亿

在美國的那些日子,Paul Lee坦言過得並不舒心,二十歲出頭就必須爲錢煩惱,他早早意識到自己已沒辦法和身邊多數朋友一樣,過上毫無後顧之憂的生活,這讓他只能在工作裡找寄託,除了很現實的金錢,還包括心理上的成就感。

「對學廚藝這個決定我其實是滿慎重的,畢竟當時做餐飲不像現在這麼亮麗,所以我媽媽要我答應她,一定要大學畢業才能去念廚藝學校。」但在大二時,還未有太多餐飲業經驗的Paul Lee,就已想辦法先爲自己投石問路,找上某學校和外部合作的飯店,詢問主廚自己該怎麼開始。

2025年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

「那主廚當時要我從洗碗開始試,因爲洗碗是最累最髒,又溼又熱,假設我能Handle得了洗碗,那就適合待廚房。」洗了半年,Paul Lee心想自己應該待得住,空檔時,他也不閒着,看看其他人聊些什麼、做些什麼,「後來聽其他學生說想去什麼The French Laundry或哪裡工作,纔開始知道所謂的Fine Dining。」

Paul Lee和外婆感情深厚。圖/Paul Lee提供

廚藝之路上的震撼

大學畢業後,Paul Lee進了加州藍帶廚藝學校進修,先是在一個義大利人的廚房裡打工學習,但天天不明就裡地被罵,加上語言不通,年輕氣盛的他憤而離職,在老師介紹下,有個機會進了當時洛杉磯數一數二的法式餐廳L’Orangerie,才發現自己原來如此不足。

姥姥酸菜鱼进驻101

「L’Orangerie對當時的我是很驚人的一個地方。廚房裡除了我跟一個墨西哥人和韓國人,其他全是法國人,整個Service全法文,不講英文,那個時候真的是滿震撼,但也讓你學到真正的Fine Dining流程。」看着其他廚師的互動,他開始理解了前一任義大利主廚,「他就是比較老派的那種路線,罵完要你照着做,卻沒告訴你原因,但現在新派不是這樣了,罵完還是要告訴他們理由。」

在L’Orangerie做了一年後,餐廳因故歇業,在另一主廚介紹下,Paul Lee去了當時拉斯維加斯剛開不久的 Joël Robuchon(侯布雄),那又是另一場震撼教育。「L’Orangerie 雖然是Fine Dining,但它畢竟比較 Low budget,大家穿的衣服都比較皺,所以一進Joël Robuchon的廚房時,就覺得哇! 每個人制服又挺又白,廚房大又幹淨,什麼都有,而且你身邊每個人都超有天份,種種對我都非常衝擊。」

磨了兩年,又去另一間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待了一年,後因還沒基礎就想從蔬菜和冷盤跨域到肉類管理、衝得太快,反倒跌了一跤,他直言跌得慘烈,不僅天天被罵、還被降職,但也給了他機會回看自身,正好當時對拉斯維加斯的五光十色有些厭倦,便決定到其他地方試試能耐。

Paul Lee(左)早期於拉斯維加斯的Robuchon工作,成爲廚藝之路上的重要養分。圖/Paul Lee提供

最高检印发第五批检察听证典型案例

土银艺文走廊 展出周英林在地画作

Paul Lee一直到於紐約Robuchon工作時,收入才改善許多。圖/Paul Lee提供

紐約打通任督二脈

爲了拓展自己對各領域的專業認知,Paul Lee不想再到大廚房當顆螺絲釘,秉着這樣的意念,他到芝加哥、紐約幾間餐廳試做,最後選擇了位於紐約的一星餐廳Veritas,整個廚房僅七人,他形容是「又熱又小」,但當時的主廚卻讓他首次體驗到「任督二脈被打通」的感覺。

台南安平二期国宅更新案 明年动工

Paul Lee(中)至今仍相當懷念在紐約餐廳Veritas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圖/Paul Lee提供

AI功能有戏 Zoom调高全年财测

「以前的廚房大多要求我們照做就好、不要問那麼多,但在這裡,終於有人願意跟我解說到底爲什麼這件事情是這樣做,所有以前看的Recipe或某些系統的做事方式瞬間被串連起來,對我是很重要的一個里程碑。」這連帶也影響後來Paul Lee自己當主廚時,特別注重廚房內的Team Work,「我會希望整個團隊是和諧且相處融洽的。」

但事業上看見成績,個人生活卻慘澹到不行。Paul Lee回憶那時一個月僅賺1400美元,「在紐約,這薪水繳完房租跟生活費後根本不能幹嘛,所以雖然上班時開心,下班後卻很空虛,沒地方去、也花不起錢。」甚至有朋友來紐約探望他,發現他擠在Chinatown裡的便宜小房間,酷暑裡沒有冷氣可開,還得和十幾個人共用一間廁所,分開後二話不說轉了一萬塊給他,讓他至今感念在心。

基隆論壇 推動城市永續發展

直到後來進了四季酒店內的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工作,薪水纔有了成長,此時的Paul Lee終於有餘裕去外頭餐廳吃飯、喝酒、吸收養分,也纔看見紐約的另一面,真正理解爲何大家這麼喜歡這個城市。

早年收入不多,沒有閒錢吃好餐廳時,Paul Lee會透過閱讀爲自己拓展專業知識。攝影/沈昱嘉

做讓人吃得懂的創意

土团党4国会议员变节 支持安华

會回臺開店,Paul Lee直言自己並沒有多遠大的初衷或理想,「那時候餐廳要開之前,有記者就問我爲什麼要回臺灣,好像期待我說出什麼感人的故事,但我真的沒辦法編故事,說我多愛臺灣的風土文化、想回來做什麼偉大貢獻。會回來,說穿了就只是一個機運、一個Business decision。」

任职期间未履行忠实勤勉义务 ST宇顺总经理曲成遭解聘

編劇咖啡因/以慢打快!日本職人劇《女法醫朝顏》的真摯寫實才讓人動容

Paul Lee 2017年擔任晶華酒店「麗晶之夜」客座主廚。圖/Paul Lee提供

當時從紐約到拉斯維加斯的Le Cirque,輾轉再到加州好萊塢餐廳Patina工作三年的Paul Lee,已是行政主廚,每逢夏天閉店時就會回臺探望母親,也因緣際會認識了晶華酒店內的人,正巧2017年「麗晶之夜」要尋找新的客座主廚,Paul Lee便在邀請下順勢回臺,因反應不錯,自己也有意開展一間餐廳,就這樣在晶華酒店的B1落腳下來,開了Impromptu。

个旧警方破获系列摩托车盗窃案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們主廚就是做菜,我們不像醫生,沒有在拯救人,不用把自己說得多偉大。」在美國待了二十多年,回到臺灣這三年,他不吹捧這裡的風土多迷人,直言相較國外的氣候和競爭力,臺灣步調偏慢、食材稍弱,但也認爲在Fine Dining這一塊確實不比國外差,「真的要說,甚至是超越國外。因爲大家都那麼難,但還是願意一直改變、嘗試和換菜單。」

限制帶來突破,那突破的關鍵便是創意。「在臺灣做Fine Dining,不是靠食材來贏,而是用創意跟味道。面對這些食材,可能過往你不會這樣子去想菜,但在這邊你就必須要有這樣一個角度。」但儘管講求創意,仍須固守原點,那就是看清楚客人能理解的極限。

剛回臺時,Paul Lee也試過翻轉南美在地味道給臺灣人,卻發現客人可能因爲沒去過秘魯,根本吃不出自己做的變化,那之後,他理解到所謂創意,還是得讓人吃懂纔有意義。於是他認真端詳臺灣食材,拿百香果搭魚子醬,或嘗試以法式手法堆疊松露、起司等素材,再以臺灣人本就熟悉的絲瓜包裹油炸;更甚者,將煎鴨肝輔以高湯,卻將蔬菜打成泥和着地瓜粉,以「鹹湯圓」概念做出驚喜。

用熟悉的食材,引領衆人深入從未到過的境地,而後,再慢慢挑戰臺灣人對食材的嘗試極限,讓野味成爲主菜。就這樣一次次在界線上攀着鋼索,卻又因着積累多年的國外養分,讓Paul Lee穩穩走出無法被定義的路。

信义房屋 打造永续城镇与零碳岛

大億 下月解任一席董事

身爲主廚,Paul Lee(左)希望自己的廚房內的氛圍能夠團結融洽。攝影/沈昱嘉

Paul Lee(左)認爲,臺灣因溫差不夠大,種植食材沒有國外的優勢,但也因此更能激發廚師創意。攝影/沈昱嘉

三年前回臺開店的Paul Lee(左)與內外場夥伴。圖/Paul Lee提供

魂兵之戈

Paul Lee現場爲衆人示範以百香果搭配魚子醬的菜色。攝影/沈昱嘉

星級主廚的下一步

從待在廚房裡只爲找到異鄉里的歸屬感,到一步步揮汗爬上頂峰,摘下米其林,Paul Lee坦言確實是實現了年輕時的夢想,「收到Email的當下當然開心,但就是一個『我達到了』的感覺,隨之而來的是:然後呢?」或許總是在追尋安全感,讓 Paul Lee無法在愉悅和安逸裡待得太久,他必須隨時爲自己鋪好下一步,才能稍微感到放鬆。

努力了這些年,他不諱言已思考退休一事,但那並非離開餐飲享受閒雲野鶴的生活,而是培養、交接給第一線,讓有潛力的後輩去發揮,自己則站到更高的角度思考如何拓展事業。「講句白的,就是去想怎麼開別的餐廳,賺更多的錢等等,試着從第一線變成Business Man,對我來說這纔是一個正面的成長。」

當然,他還是有想實現的餐廳類型,於是去年11月他先開了第二間店「at ease」,將自己嚮往的西班牙酒館內大夥隨性站着吃飯喝酒的概念放入,以「立食」的方式創造出餐酒館新面貌,「其實就跟Impromptu這邊一樣,要做就做當下沒有的概念。」

庶 女 攻略

华亚智能:11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飲下杯底的最後一口酒,Paul Lee面色微微泛紅,沉吟一會,他說着:「以前我可能真的都是從工作裡去抓住從小缺乏的安全感,但最近比較不這樣了。」工作之外,他看球賽、打高爾夫,也吃最愛的漢堡、義大利麪,試着讓自己過得鬆弛一些,所有尖銳言語只給那些他看不下去的現況。嘗過冷暖的他心裡清楚,所有光環都非長久,能否維持,最終還得回到實力,而那第一步,就是誠實以對。

极萌首席技术官罗庚:家用美容仪进入“导头大、电极大、能量大”时代

隨着晚餐時段逼近,吧檯裡的前奏落下,穿着圍裙的他,轉身踏進那個熱氣充滿卻總能讓他心安的廚房,此刻,他像是那個當年在其中找着自我的少年,不同的,是他更知道下一步該往何處去。主調奏起,那又是另一個夜晚。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做好实体经济发展“助推器”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制造业贷款实现快速增长

「Impromptu by Paul Lee」持續突破,秉持做出衆人能理解的創意,因而獨樹一格。攝影/沈昱嘉

Paul Lee對於餐飲現況有許多想法,比起只說漂亮話,他更想誠實指出盲點。攝影/沈昱嘉

進入「優人物臉書」,觀賞更多影音報導。

➤深度圖文專題-Paul Lee

李彦宏:文心大模型API日调用量已达数千万次 每月超1万企业调用

Next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