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教育新聞
京都、奈良輕旅行!走訪金井安比羅宮、入住四季十樂百年住宅 奈良必吃美食一次看
京都、奈良輕旅行!走訪金井安比羅宮、入住四季十樂百年住宅 奈良必吃美食一次看
作者:Funliday-YUMEKO
跟着 YUMEKO 於 2023-10-03 的旅遊回憶一起出發吧!總共爲期 2 天,一共去了 7 個景點,其中包含 安井金比羅宮(緣切緣結碑)、もとい餃子、四季十樂。
Hi大家 夢子です。今天要來走不一樣的京都 今天走得行程 不是一般觀光客行程
包含有特色寺廟 這次寺廟不是走保佑平安 愛情順利 這次帶你去斬斷孽緣!
斬完孽緣晚上去住一家百年老屋「四季十樂」
隔天再去奈良吃美食。
第 1 天
今天要來走不一樣的京都 今天走得行程 不是一般觀光客行程
包含有特色寺廟 這次寺廟不是走保佑平安 愛情順利 這次帶你去斬斷孽緣!
旁邊還有建仁寺、八阪神社,高臺寺、清水寺都在附近
金井安比羅宮主要是祭祀崇德天皇,是以保佑斬惡緣、結良緣聞名的神社。神社中有座頗巨大的緣切緣結石碑,整座石碑上面貼滿了人們用來許願的紙條,下方有個小石洞,想祈求良緣者,可由石洞內往外穿過。想切斷惡緣,則由外口往內口穿過即可。
在金井安比羅宮,祈願不只限於人之間的緣分有效,包含對所有想斬斷的關係或習慣(如酒精、香菸、賭博)、疾病等,都能向神明祈求。
1. 先至本殿完成參拜,並向神明認真的說明願望。 2. 將 100 日圓投入賽錢箱,取一「形代」寫下願望。 3. 手持形代從石碑外往裡穿過,以切斷惡緣。 4. 手持形代從石碑裡往外穿過,以締結良緣。 5. 完畢後,請將形代在石碑上找個位置貼上。
中下午我們來到錦市場附近有打着招牌米其林餃子」的餐廳吃餃子🥟, 距離錦市場走路約兩分鐘,外觀以美式風格爲主,進去餐廳后里面空間算大,裡面客人都是美國人,我想他們應該也是衝着米其林的口號來。這裡的餃子分別爲好幾種口味,每個餃子的名稱都有他的故事。
吃完後覺得稍微有點可惜,他們的餃子肉可能前一天沒有做醃漬的動作,味道稍微偏淡。
到了下午來到飯店🏨
Rinn四季十樂由10棟聯排別墅組成,雖然是酒店,但每個房間也是獨立的京町屋。
明治~大正時代的建築 超過100年曆史的傳統屋町
由十名匠人所設計的京都旅店#四季十樂
全館十間共只有十間町屋,適合1~2人入住,只有十號屋町能夠容納十人
iPhone 16「對角線排列鏡頭」消失?新鏡頭模組登場 果粉嗨:就是它了
1號房型附設小型廚房,浴室使用檜木風呂,泡湯時可以聞到淡淡的檜木香♨️
欣賞花園同時度過一個非凡的時光
根據時間提供不同免費服務
♡08:00-1100提供早餐
♡12:00-17:00提供下午茶☕️
(⚠️限住宿當日提供)
♡17:00-22:00 提供酒吧
Check in 16:00
Check out 11:00
第 2 天
隔天中午搭車到西大寺車站吃單人燒肉,這家燒肉店在日本是連鎖店。如果想吃燒肉但是不想要吃到飽這家是不錯的選擇,位子部分是單人座位,也有雙人座位。肉質也還可以,餐點有附飯、湯還有醬料可以自行取用。
從西大寺走出來約30秒的一個商城Coconino SAIDAIJI,雖然裡面不大,大約只有8-10間的店家,中間還有一大片草皮,如果不想要去人擠人的地方,這邊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這邊距離奈良搭車非常的近,只需要搭車五分鐘即可到達。
抵達近鐵奈良後,來到這邊必吃的是萬勝堂的醬油麻糬,萬聖堂的糰子🍡可以是我目前在日本吃過最好吃的烤糰子,怎麼說呢,萬聖堂烤糰子有着獨特的質地,外皮酥脆,內部柔軟,配合甜蜜的餡料,口感醬油甜度都抓的剛剛好。他們家糰子除了可以現場吃以外,也是一個受歡迎的伴手禮選擇,因爲它們可以包裝得非常漂亮,適合送給親朋好友。在奈良旅行中的一個不容錯過的項目。
影/桃園機場評比連4年下跌 王國材:疫情期間樣本少看不出水準
在往奈良商店街走到底,可以看見大排長龍,大家就是在排中谷堂艾草麻糬,中谷堂艾草麻薯和臺灣的艾草草阿貴外皮的味道非常相似,我認爲中谷堂艾草麻糬的味道在淡一點,多了一點清香,它以獨特的口感和風味而聞名。中谷堂艾草麻糬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餡料綿密而不甜的紅豆,外皮艾草,這賦予了麻糬一種特殊的草本風味。這種麻糬也常常被選作伴手禮,因爲它的包裝通常十分精美,適合送給親朋好友。
本文經 Funliday 授權轉載於 udn 聯合新聞網,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京都、奈良輕旅行|金井安比羅宮,入住四季十樂百年住宅|奈良必吃美食、萬聖堂烤糰子、中谷堂艾草麻糬
連結世界各地旅人的旅遊社羣,都在「Funliday」精彩追蹤「Funliday-旅遊規劃」
想知道更多旅遊美食資訊,請追蹤按贊「udn走跳世界」
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畫 中正大學獲190萬挹注青年創業
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畫 中正大學獲190萬挹注青年創業
中正大學創新創業基地與輔導團隊成員們獲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劃190萬挹注,團隊大合照。圖/中正大學提供
[台北松山]幸福加分-台味捲餅店。現做九層塔蔥花蛋&剝皮辣椒雙醬捲餅! #民生社區
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劃是支持年輕創業者重要平臺,今年中正大學創新創業基地輔導團隊共3組分別獲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劃及教育部U-start原漾計劃,總補助190萬,爲全臺大學第三名,僅次北醫大及臺科大,展現中正大學學生的多元創業潛力。
中正創新創業基地表示,輔導團隊「Fantast」和「蚓密菇俠」獲得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劃第二階段各55萬元補助、「久聚」獲教育部U-start原漾計劃第二階段80萬元補助。
另團隊Attractor Company、蚓密菇俠、一階科技 OneFactorial、Fantast及久聚等5組創業團隊,都完成公司設立,中正大學校方也全面支援創團參與各創業計劃和競賽。
中正創新創業基地主任洪新原表示,中正創基培養一批批具潛力的創業團隊,這5組創業團隊經歷半年訓練,持續連結更多資源和支持,實現學生們的創業願景,團隊成員創業領域包括科技、社會企業、軟體應用、餐酒館等不同領域。
洪新原說,創團除媒合業師協助團隊優化創業構想外,中正創新創業基地更提供團隊建立企業專業形象和提升經營商業專業素養的重要支援,也透過團隊拍攝專業形象照,協助建立企業專業形象,提高商業即戰力及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中正創新創業基地指出,接下來創業競賽將持續密集輔導團隊,並定期安排業師輔導團隊、說明會和工作坊,期盼莘莘學子能夠打造屬於他們的新事業。
中正大學學生創業產品「蚓密菇俠」獲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劃第二階段55萬補助,圖爲產品展示。圖/中正大學提供
中正大學學生創業「久聚」獲教育部U-start原漾計劃第二階段80萬補助。圖/中正大學提供
直升機開啓舟山低空觀光遊新模式
昨天下午,一架EC155型直升機從普陀山機場起飛昇空,“海島環飛”交旅融合項目由此正式投入運行。
據瞭解,2020年8月,普陀山機場嘗試“通航+旅遊”模式,推出“海島快巴”通航項目,開通了至嵊泗菜園、嵊泗枸杞、東極廟子湖等3條航線。今年是“海島快巴”常態化運行的第一年。截至今年10月底,該項目運營超過800班次,服務旅客超10000人次,飛行時間超過1000小時,已成爲海島交通出行的一個有效補充方式,提升了海島旅遊服務水平。
“作爲‘海島快巴’項目的延伸拓展,‘海島環飛’的推出,主要是看好低空觀光這一旅遊行業新寵的巨大市場潛力。”普陀山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島環飛”立足於舟山海島的優勢特點,更加註重遊客的空中觀光體驗,讓遊客可以從空中慢慢欣賞山海美景和地標建築。
據介紹,目前“海島環飛”以普陀山機場—東極單趟折返航線爲主,全程約30分鐘,票價爲300~500元/人。每週末常態化安排飛行時刻,再此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增加航次。後續還將引入更多種類的通用航空器,推出更多空中觀光航線及個性化定製化飛行服務產品,着力打造舟山海島旅遊新名片。
讓愛我中華的種子牢牢紮根在學生心裡
8月13日,一名小學生在貴州遵義會議陳列館參觀。新華社發
88年前,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苓用“愛國三問”點燃了師生愛國鬥志。“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鏗鏘有力的叩問,激勵着億萬青年發憤圖強。
近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旨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法律,在規定面向全體公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突出學校、家庭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爲什麼要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各級各類學校應怎樣貫徹落實好愛國主義教育法?學校和家庭如何形成合力?
潤物無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
青山環抱,紅樓矗立。走進陝西照金北樑紅軍小學,教學樓上“托起明天的太陽”幾個紅色大字格外惹人注意。
三年級數學課堂上,教師成佳萌正在講授圖形分類。只見她以薛家寨革命舊址的照片做例子,讓學生在認識圖形的同時,進一步瞭解革命歷史。
成佳萌說:“學校針對各年齡段學生特點,確定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內容,愛國主義教育就這樣融入了各個學科和各門課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近年來,在各級各類學校共同努力下,愛國主義教育取得顯著成效,教育內容不斷豐富、教育載體不斷創新、教育效果不斷增強,愛國主義已成爲全體中國人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
校園裡,“強國有我”誓言錚錚,“復興棟樑”茁壯成長,愛國主義精神有機融入學校德育、語文、歷史、地理、體育、藝術等各學科課程標準、教材編寫、考覈評價;校園外,緬懷祭掃、升國旗儀式、特色研學項目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以生動活潑的面貌贏得了廣大青少年喜愛。
“愛國主義教育法是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又一個重大成果。”在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邢雲文看來,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進一步形成全社會一體遵循的法律規範,有利於更好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法治方式提升愛國主義教育的質量和實效。
“比如,愛國主義教育法明確提出,‘國家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其中核心任務之一就是要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大中小學思政教育全過程。”邢雲文說,學校思政課要遵循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規律,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各學段,形成層層遞進的愛國主義教育體系:讓愛國主義的種子在少年兒童心靈深處生根發芽;在中學生心中厚植家國情懷,積澱對祖國的深厚情感;讓大學生樹立理性愛國意識,以行動報效祖國。
放眼全國,中小學積極創新愛國主義教育方式和途徑,針對性和系統性不斷增強,親和力和感染力與日俱增,愛國主義教育越來越生動;職業院校裡,青年學生懷揣技能報國心,把生產一線作爲苦練本領、成就夢想的廣闊天地;高等院校緊抓青年大學生“拔節孕穗”關鍵時期,以思政課教學改革爲重點,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愛國主義教育法規定,“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建立愛國主義教育相關課程聯動機制”。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趙慶傑認爲,這既要注重因材施教,又要注重有機銜接,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體系,讓所有課程都流淌着愛國主義“血液”,匯聚各學科愛國主義教育的強大合力。
身臨其境,拓寬愛國主義大課堂
“風景佳絕,嶽麓清華;追憶先烈,攘寇固邦;景忠八秩,薪火相傳……”9月3日,安徽省潛山野寨中學抗戰陣亡將士紀念塔下,教師葛徐棟帶領新生集體宣誓。
“每一個和抗戰或革命烈士相關的日子,學校都會舉行紀念活動。中小學校新生開學典禮通常是在9月1日,而我們中學卻是9月3日。”他說:“當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在這一天舉辦開學典禮,就是告訴大家要學習抗日先烈不怕犧牲的精神。”
“看到學生們眼裡有光、心中有家國,讓我們更加牢記教育者的初心。”葛徐棟說,野寨中學今年762名畢業生中,有133名學子報考了軍校,其中20名學生考取了軍校、穿上了軍裝。
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武漢大學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黃雄義認爲,愛國主義教育法明確了愛國主義教育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內容,設計了一系列具體舉措,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指明瞭努力方向和着力重點。
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一方面,各級各類學校充分挖掘本校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和各類主題活動,讓愛國主義與專業知識發生“化學反應”,激發學生們的愛國心、強國志;另一方面,建優機制彙集社會資源,打造“行走的課堂”,引導學生把報國行自覺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渡江戰役紀念館、光復門、多壽樓……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孫晨光以騎行方式帶領學生開啓紅色初心之旅,讓他們在騎行中接受紅色文化的薰陶。
河海大學發揮水利學科優勢,組建百餘支專項實踐團隊,赴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浙東引水工程等地開展調查研究,引導廣大學生樹牢水利報國志向。
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莊文城看來,更好落實愛國主義教育法相關要求,把學生帶出“小”課堂、走進“大”課堂只是第一步,關鍵要把“大”課堂中的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引導學生在歷史與現實、國際與國內的對比中,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爲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麼“好”,在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中,感知“中國速度”、弄懂“中國奇蹟”、匯聚“中國力量”。
家校攜手,言傳身教涵養愛國情
畫一幅愛國畫、唱一首愛國歌、吃一碗國慶面……今年國慶節前夕,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開展的“我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活動,吸引了20多組親子家庭前來打卡。
“這是我第一次吃國慶面,我祝祖國繁榮昌盛。”“祝福祖國國泰民安!”一個個稚嫩的聲音傳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認爲,愛國主義教育並不只是學校的事情,愛國主義教育法對於學校和家長的教育義務提出了明確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把熱愛祖國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教學活動,引導、鼓勵未成年人蔘加愛國主義教育社會活動”。
“作爲父母和家長,應該把美好的道德觀念從小傳遞給孩子,幫助他們塑造美好心靈,促使他們健康成長,成爲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她說。
古人說,“愛子,教之以義方”。在鄭寧看來,落實好愛國主義教育法相關規定,學校可以舉辦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的愛國主義系列活動,引導家長將愛國主義融入家庭教育;同時,家長應在言傳身教中引導孩子培養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用家風的力量喚醒孩子心中的愛,激勵他們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來自河北廊坊的家長柳曉春直言:“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深遠影響。現在,我們會有意識地選擇一些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動,比如紅色研學、遊覽山川,讓孩子覺得既有意思又有意義。”
邢雲文建議,應結合當代青少年接受習慣,創新愛國主義教育方式方法,加強網上愛國主義教育空間建設;繼續完善愛國主義教育主體責任和工作機制,形成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共同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合力。
(記者 張勝 楊颯)
明起閉園!
(原標題:明起閉園!)
青州泰和山景區(黃花溪+天緣谷)
2023年冬季閉園公告
各旅行社、遊客及團體:
泰和山景區位於青州西南連綿羣山之中,爲更好地促進景區可持續發展,豐富景區內涵,增加旅遊項目,以及冬季森林防火安全之需要,經公司研究決定,現將泰和山景區(黃花溪+天緣谷)封山閉園,進行景區質量提升、育林養護。
泰和山景區(黃花溪+天緣谷)封山育林時間:自2023年11月20日起,景區開放時間另行通知!望各旅行社、遊客及團體周知。
相關事宜諮詢電話:0536-3780111 3786178 3786179
特此公告
青州泰和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2023年11月19日
中國最複雜省份,散裝程度堪比江蘇
如果要說內蒙人一生中必經的歷練,那一定是面對來自外省人的奪命連環問。
在外省人眼中,這股來自北方的神秘力量會騎馬、會摔跤、一年四季穿着蒙古袍載歌載舞,不僅脾氣暴躁,而且一年有五個殺人名額。但其實,內蒙古的真實情況比想象中的複雜一百倍。
在這裡,你可能在火車上花上兩天時間卻還沒出省,大學生完全體會不到省內上學離家近的快樂,有時內蒙人嫁內蒙人都算遠嫁。你也能在同一天看到一半內蒙人穿着羽絨服,而另一半卻穿着半袖。
在這裡,你還能聽到從東到西的各色口音,東部區人民一口一個“老鐵”,讓人很難不懷疑東北人在佔領海南後,又悄悄入侵了內蒙古。
雖然地理、歷史因素使內蒙古複雜得讓人捉摸不透,但可以確定的是,內蒙古人的生活日常其實和外地人沒什麼兩樣。
總之,內蒙古人也只是愛好和平的普通人罷了。他們歡迎一切善意的好奇,更歡迎大家在這個夏日親自到草原上一探究竟。
參考文獻:
[1]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 (2022). 區域概況. Retrieved 1 July 2022 from
https://www.nmg.gov.cn/asnmg/yxnmg/qqgk/202003/t20200304_235646.html.
[2] 百度地圖. (2022). Retrieved 1 July 2022 from
https://map.baidu.com/@12959238.56,4825347.47,12z.
[3] 新華網. (2020).【新春走基層】33小時的回家故事. Retrieved 1 July 2022 from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1/24/c_1125499866.htm.
法律观点-对重如泰山的财报不实责任 董事如何证明自己无过失?
[4] 中國新聞網. (2016). 內蒙古“冬夏同在”:東西部溫差近27度. Retrieved 1 July 2022 from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16/04-25/7847504.shtml.
[5] 楊世斌. (2011). 淺析普通話與內蒙古方言的語法差異[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03):45-47.
[6] 新華社. (2007). 內蒙古實行民族區域自治60年:偉大創舉成功實踐. Retrieved 1 July 2022 from
http://www.gov.cn/zfjs/2007-04/29/content_601605.htm.
提供就業崗位2369個 寧夏醫科大學舉辦2024屆畢業生秋季就業雙選洽談會
提供就業崗位2369個 寧夏醫科大學舉辦2024屆畢業生秋季就業雙選洽談會
人民網銀川11月17日電(李甜甜)11月17日,寧夏醫科大學舉辦2024屆畢業生秋季就業雙選洽談會,此次雙選會共邀請94家用人單位參加,其中區內60家(含24家醫院或醫療單位),區外涉及14個省市、自治區的34家單位(含21家醫院或醫療單位),共提供各類就業崗位2369個,碩士及以上學歷崗位737個,涵蓋寧夏醫科大學所有專業。
以为热量很低、减肥可以多吃?这4种伪蔬菜其实都是「热量炸弹」
畢業生崗位諮詢。人民網 李甜甜攝
據介紹,此次雙選會是寧夏醫科大學2024屆畢業生首場線下大型招聘會,爲充分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學校提前向長期合作的醫療衛生機構和行業內龍頭企業精準對接,積極主動爲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搭建就業平臺。招聘會現場設置政策宣講服務檯、簡歷門診服務檯、徵兵諮詢服務檯。
畢業生了解崗位情況。人民網 李甜甜攝
此外,寧夏醫科大學還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校園招聘月”“就業促進周”“百日衝刺”系列活動。由校領導帶隊赴區內各市衛健部門,召開就業供需對接會,帶領畢業生走入區內各醫院,實地瞭解醫院情況,幫助畢業生安心就業。同時,舉辦空中雙選洽談會、專場招聘會30餘場,提供就業崗位6800餘個,通過微信公衆號、8期“直播送崗”推送就業信息。
招聘人員向學生介紹崗位情況。人民網 李甜甜攝
“雙選會上可供選擇的招聘單位挺多的,也爲我們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寧夏醫科大學臨牀醫學院麻醉學專業學生馬玉花說。
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舉辦建校20週年大會 爲執教15年以上教師頒獎
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舉辦建校20週年大會 爲執教15年以上教師頒獎
综刊插画
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舉辦建校20週年大會 校方供圖
人民網北京11月17日電 近日,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舉辦建校20週年大會。會上,學院爲執教15年以上、20年以上的教師分別頒發了“燭光”獎和院長特別獎。學院黨委書記周宏在大會上宣佈學院校友會正式成立。
院長周川發表致辭時表示,面對新時代的機遇和挑戰,要抓住高等教育新一輪發展的歷史機遇,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道路,深度融入京津冀一體化建設,拓展辦學資源、擴大辦學影響,讓學校辦學實力不斷邁上新臺階。
建校20年來,北京經濟職業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爲己任。學院堅持“訂單式培養”的辦學特色,將校企雙方作爲人才培養的雙主體,以企業訂單爲依據,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暢通技術技能培養和成長通道。
據瞭解,活動當天學院還舉辦了慶祝建校二十週年文藝演出和校慶嘉年華遊園等活動。(林露、實習生王易楚)
17天逾千公里!日超馬選手關家良一跑步環島祈福 東吳師生陪跑
17天逾千公里!日超馬選手關家良一跑步環島祈福 東吳師生陪跑
以色列與哈瑪斯開戰、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爭仍未停歇,日本超馬選手關家良一(持旗幟者)選擇跑步環臺,爲世界和平祈福,他14日從東吳大學出發,還有30名東吳師生陪跑,護送關家良一出校園。(東吳大學提供)中央社
爲了替世界和平祈福,日本超馬選手關家良一選擇跑步環臺,今天在30名東吳大學師生陪跑下出發,估計17天總路程約1115公里,終點爲東吳大學溪望操場。
貓貓太胖被「公布特徵」禁止餵食!通緝犯本人直盯布告傻眼:這不就在說我嗎?
東吳大學今天發佈新聞稿指出,關家良一是日本超級馬拉松運動員,曾是24小時超級馬拉松亞洲紀錄保持人,並奪過4次世界盃錦標賽冠軍,還寫下東吳超級馬拉松7連霸的紀錄;2012年適逢日本311強震1週年,關家良一也曾跑完臺灣一圈,感謝臺灣對日本的援助。
看到以色列與哈瑪斯開戰、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爭仍未停歇,關家良一選擇用最擅長跑步環臺,希望爲世界和平祈福。關家良一表示,過去深受臺灣照顧,上次環島後承諾會再度環臺,如今部分地方發生戰爭,也深刻感受能自由奔跑是多幸福的事情。
前CIA探員靠帥氣外表「獵豔」 存500多份迷昏女性照片、影片
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提到,爲傳達世界和平的理念,關家良一選擇跑步環島,也讓世界看見臺灣,感謝關家良一選擇東吳全新完成的溪望操場作爲起點與終點,也誠摯希望關家良一的精神被世界知曉。
關家良一今天從東吳大學出發,還有30名東吳師生陪跑,護送關家良一出東吳校園,關家良一預計環島17天,估計需跑超過1115公里,終點再回到東吳大學的溪望操場,完成希望世界和平的環島行程。
中小學教師非教學任務如何減少?
編者按:減少非教育教學類工作任務,是中小學教師羣體一直以來的心聲與訴求。對此,黨和國家高度關注並持續發力。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爲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提供了重要遵循。2022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發佈《關於禁止向學校攤派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漲粉”“評比”“推銷”等指令性任務的通知》,要求各地遏制形式主義向學校轉移趨勢,杜絕行政任務向校園轉嫁做法。今年,《教育部關於做好慶祝2023年教師節有關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確,全面減輕教師負擔。此外,11月組織開展的“2023年度國務院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督查”,也將拖欠教師等羣體工資、補助等列爲徵集問題線索的內容之一。
政策護航之下,教師減負工作取得了一定實效,但作爲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破解之路依然漫長。目前,仍有不少教師感到非教育教學任務多。如何健全教師減負長效機制、持續有效爲教師減負,直接關係到教師能否全心投入,做好教書育人本職工作。鑑於此,光明日報記者會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所課題組,在全國12個省(市)就教師非教學任務問題展開調查研究,並據此提出對策建議。
初冬清晨6點剛過,北京還籠罩在寧靜之中,海淀區某小學教師劉華(化名)就已趕到學校。除了教課,她還被安排了負責校園安全的工作。下午學生放學後,她要做好各項課後服務的安全檢查,等課後服務結束、所有師生都離校後,再進行一次全面安檢。“每天晚上8點後才能回家,洗漱一下就要睡了,根本沒時間管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忙碌,是個案還是“羣像”?爲切實瞭解當前中小學教師負擔狀況,光明日報記者會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所課題組,在全國12個省(市)展開調研。
調研結果顯示,近年來,雖然我國一直推行政策爲中小學教師減負,但不少教師仍然感到負擔較重,尤其是非教育教學任務佔用精力普遍過多。北京、上海、廣東、河南、湖南、甘肅等多地均有不少教師表示,自己就像“時間管理大師”,疲於應對各種雜事,留給專業發展的時間所剩無幾,這種狀況,既干擾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也降低了職業幸福感,對於教師隊伍高質量建設造成較大影響。
現存問題 非教學任務增多,職業幸福感降低
工作時間呈增長趨勢,工作量總體較大。接受調研的教師中,92.1%每天在校工作時間(含課後服務時間)超過9小時,其中32.5%超過11小時;78.6%每週在校超過45小時,30.3%超過55小時,普遍高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規定。53.4%的受訪教師認爲當前工作量“比較大”,24%認爲“非常大”。與同齡同資歷其他行業相比,72.9%的教師認爲工作量“比較大”“非常大”。河南省漯河市一名初中班主任直言:“每天都忙得像陀螺,常常是疲於應付,很難提起精神琢磨工作質量。”
非教學工作量增加,佔用過多時間精力。調研中,60.8%的受訪教師表示,參加各類檢查考覈、創建活動、綜合督導、評估驗收等非教育教學工作量“明顯增加”或“增加”,這是當前教師負擔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最想減輕的工作”調查結果中,排在前5位的是:迎接各項檢查、撰寫各種教育教學之外的材料、參加各種評比和比賽、課後服務、家長工作,其中絕大部分屬於非教育教學事務。
更應重視的是,各地均有不少教師反映,強制關注公衆號、攤派安裝移動App、轉發點贊拉票等“指尖上的任務”成爲“增負”新趨勢。這些任務大多與教育教學無關,但又“不敢不做”。主要原因在於,這種攤派與自己的績效、評優評先等掛鉤。不僅如此,教師還常被要求將此類任務佈置給學生家長,次數多了,經常引發家長“吐槽”,甚至出現家校矛盾,老師又不得不花精力化解,導致“負擔越來越重,循環難以打破”。
湖南長沙一位初中教師李麗(化名)坦陳:“再不減,教育教學都快成副業了!”山西太原某小學教師王利(化名)也深有所感:“‘雙減’後,我特別珍惜這種環境,想把課程和活動設計得更科學、更精心,陪着學生一起成長。”然而,她很快意識到,“時間被教學之外的任務填滿了!雖然抽空做了教學和活動規劃,但真沒時間實施啊。我心裡很焦灼,真希望把時間都用在孩子們身上!”
羣體、區域、學段之間,教師負擔差異明顯。調研中,班主任周工作時長(56.27小時)明顯高於非班主任教師(50.36小時),工作壓力更大。原因是班主任除了教育教學工作,還需兼顧班級管理、各類非教學事務。加之班主任承載着學校、家長和社會的多重期望,致使該羣體心理和生理負擔過重。此外,農村教學點教師周工作時間(52.00)高於村小(51.33)、小學(51.53)、初中(49.48)等學校教師,主要原因是不少教學點老師身兼多職,既是老師又是校長,既教多門學科還兼顧多個年級,既是教學老師又是生活老師。
工作量覈定標準不明確,影響參與課後服務積極性。調研發現,各地中小學普遍存在課後服務工作量覈定標準不清、補償性政策不完善的問題。部分地區把課後服務費納入與公務員工資收入的比較口徑,導致教師要承擔更多工作才能不低於公務員工資收入,屬於“加量不加價”,不少教師對此表示不滿。
工作獲得感認同感不高,影響職業幸福感和繼續從教意願。調研發現,由於非教育教學任務擠佔了本該用於教學主業、教研活動、培訓學習等的時間,直接制約了教育教學質量和自身專業發展水平的提高,導致不少教師工作獲得感和自我認同感降低。在接受調研的教師中,表示“不願意繼續從事教師職業”者佔比達35.5%,“比較不願意”佔比26%。
主要原因 內外部多重因素所致
爲教師減負的步伐,多年來從未停下。特別是2019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之後,各地相繼出臺減負清單並上報實際進展情況,持續努力爲教師減負。然而,教師肩上的非教育教學任務緣何依然沉重?
對教師減負重要性認識不足。調研中,有教師及相關人員反映,少數地方的黨委、政府仍存在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傾向,只在“口頭上”和“文件中”重視減負。還有些部門和單位只將教師減負當作階段性工作,常態化推進意識不強。
教師減負工作機制尚不完善。教師非教育教學任務很多來自教育系統外部,需多部門協同推進。但從各地情況看,部分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協同機制未建立,各類“進校園”事項審批制度不完善,監督制約、評估監測等難以落地。例如,鄉鎮、街道等基層單位主要通過口頭、電話等非正式形式向學校攤派任務,又因其對學校文明創建、綜合治理等方面考覈有重要影響,學校難以拒絕。此外,不同部門間表格、數據等形式不一,統籌難度大,教師管理相關信息平臺無法實現對接共享,導致重複填報數據,加重教師負擔。
教師減負配套政策改革遲滯。人員短缺也是教師負擔難減輕的原因之一。目前,國家已出臺了關於挖潛創新編制使用的具體政策,但編制基本以縣爲主、實名管理,難以實現跨區域調劑,對於基層中小學而言,編制挖潛較難落地。
教師自身專業知識和能力素質有待提高。很多教師自身應對工作新挑戰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素養不足,也是其倍感壓力的重要因素。當前,針對教師的培訓、評比展示等,依然存在交叉重複、多頭開展等無序狀態,實效性、針對性有待提高。
應對之策 爲教師營造“減負增能”良好環境
調研中,各界一致認爲:減少教師非教育教學任務,是爲了把時間更多地留給教師用以教書育人,鞏固並擴大“雙減”來之不易的改革成效,悉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在減少非教育教學任務的同時,各方還要給予教師更多關懷,通過政策設計、評價導向、激勵機制等,爲教師減負增能創設良好環境,引導和鼓勵教師更用心對待教學教育,切實支持教師自我提質、挖掘潛力。
構建科學合理的減負治理機制,凝聚減負合力。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發揮領導、指導和推動作用,協調各部門共同研究、細化非教育教學事項,列出詳細的減負清單和責權清單,切實減少教師非教育教學工作,確保教師有充足時間和空間開展本職工作;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覈定教師工作任務,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彈性工作時間制度,爲教師創造參與教研培訓、觀摩思考、讀書學習等專業活動的有利條件,加大教師用於專業發展的時間比重;加強教師應對壓力的策略教育與培訓,建立教師有效參與學校重大事項的治理機制;家庭、社會要主動加強與政府、學校及老師的溝通,增進理解與信任,爲中小學教師減負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加快完善法律法規等政策制度體系,強化服務保障。一是修訂完善現行《教師法》等相關法律條款,明確教師在教書育人、學習進修、參與管理、休息休假等方面的權利。同時,明確指定執法部門負責教師減負相關法律實施的監督及處罰,確保教師減負有效落地。二是明確教師工作職責和工作量標準,明晰界定教師合理職責,細化健全配套制度,形成權責清晰、統籌開展的教師負擔管理制度體系。三是修訂中小學教師編制標準,完善編制管理。各地應依據教育發展實際研究出臺編制覈算新辦法,適當提高教師編制配備標準。同時,教育行政部門等要及時跟進師資需求和供應變化情況,結合“縣管校聘”改革優化已有編制資源使用,通過經濟和戶籍等槓桿吸引優秀社會化人才進入教師隊伍。四是人社、財政等部門應不斷健全課後服務補償性政策,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並明確規定這部分額外勞動報酬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也不納入教師與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的比較口徑,切實提高教師工作獲得感。五是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整合培訓資源,建立教師工作與專業發展的社會支持服務體系,爲科任教師和班主任搭建更多學習平臺,完善並強化教師發展學習共同體,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素養水平。
改革考覈評價體系,提高教師自我發展內驅力。倡導以師德師風爲第一標準、以教育教學實績爲核心內容的評價理念,建立符合教師專業成長規律、體現科學人才成長觀、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小學教師師德評價體系和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充分尊重教師的合理訴求與正當權益,改革評價方式,探索增值性評價,推進多元主體評價,利用信息技術平臺建立過程性評價數據庫,激勵教師將工作壓力轉化爲自我發展內在動力。
藉助新技術,實現“精準智慧”減負。充分應用信息化、大數據等資源手段,建構以工作對象、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環境等爲主要維度的“負擔監測系統”,對各地中小學教師負擔進行定期、科學、精準測定,客觀準確認定中小學教師負擔的來源、種類、內容、數量、時間,爲檢驗減負成效、調整相關政策、安排未來工作提供數據支撐;運用計算機自適應測驗、電子檔案袋、數字畫像、區域教育質量監測數據平臺等多種工具,開展對學校的全方位評價和督查,減少準備各種紙質材料的要求,實現教育管理服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統,讓信息收集、提取、應用和分析“一鍵式實現”,注重突出過程、實效和實際的評價方式。
發揮督導“長牙齒”作用,加大督導檢查問責力度。由國家教育督導委員會面向各級黨委、政府開展教師減負工作專項督導、重點督促工作,採取定期督導、隨機抽查、明察暗訪等多種方式,加強動態監測和監管,強化跟蹤問效和督導問責;通過信訪、舉報平臺等多種渠道,瞭解教師訴求,覈查各地落實情況;將教師減負成效納入各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體系,對落實不力的地區嚴肅查處,督促整改落實,對履職不力等情況,依據有關規定嚴肅問責。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所與光明日報聯合調研組 調研組成員:常淑芳、段麗萍、王麗煒、吳華、王健、趙傑等)
(記者晉浩天 通訊員聶一丹)